2)第八百九十六章 艰难研制_钢铁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研究所之中,有针对磺胺一类的药品进行深度研究和开发,研究它的药理结构,找清楚到底是什么发挥作用,起到的效果,如何增强这个效果,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减少提取他的难度,增加制作它的效率,以达到降低成本目的。

  磺胺目前成本相对于他的售价已经足够低了,可是如果能够更低一点,不是更好的选择么,杨元钊在开始磺胺销售的第一时间,就告知研究者,暴利不可能持续不断出现,或许是三五年,或许是十来年,别人总将会破解他的秘密的,到时候,成本的时代就会降临,虽然单片的价格不可能会高到一定程度,可是当每一个人都可以用得起这样的药材的时候,利润依然不低,别小看现在一点点的减少,这在未来,或许是盈利和活下来的分界线。

  最热门的聚宝盆磺胺,是第一生物研究所的一个重要项目,可是真正隶属于生物研究所的研究员才知道,在过去的6年时间之中,哪怕磺胺为整个西北赚取了数以亿万级的财富的时候,作为西北产品最犀利的两大支柱的前提之下,第一生物研究所的最重要项目,依然不是它,生物制药开始进入到了研究阶段,生物研究所研究的第一个大项就是青霉素,从来都没有改变过。

  也只有杨元钊这个穿越者才会知道,青霉素的巨大作用,青霉素是人类发现的第一种副作用小的广谱抗菌药,抗菌程度和副作用都比磺胺要好的多,后世因为青霉素衍生出来了无数的品系,针对这不同种类,不同体系的细菌都有着难以想象的作用的,以单纯一种药物的做用,来针对大部分的病症,还很少有副作用,这仿佛是一个新的天地。

  杨元钊毕竟不是医生,更不是制药专家,只是听说过青霉素的发现,世界医学史上,认定的是被英国科学家在1928年发现的,发现它是一次意外,可是实际上,在中国历史上面,中医学说之中,很早就有青霉素的应用。历史记载,早在唐朝的时候,就有用生出绿毛的布匹,进行外伤感染治疗的案例,效果不错,这恐怕是历史上,有史记载以来关于原始菌株最早的描述。

  可惜在久远的,连显微镜都没有的时代,这种利用只是利用青霉素的混合物,无法分理出原始菌株,有些东西不但没有丝毫的作用,反而有一些的副作用,这也就是这种治疗的方法,从唐朝的时候已经出现了,却失灵时不灵的带着很强的不确定性,或许放在这个时代的欧洲,或者更久远的时代,绝对可以称之为神药,哪怕是只有三分之一,甚至更少一点的治愈率,也可以让一个不学无术的人成为神医,混下去。

  可是这一点在中国不行,从数千年前,已经有了一套完整理论的中医,经过了不懈的发展

  请收藏:https://m.bqxx.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