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百一十二章 战俘问题_钢铁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和条件的吸引,现在西北以中国三分之一多一点的领土,却拥有亿以上的人员,这其中,已经定居在西北的是亿,占据了整个中国的一半以上,可是剩下的一亿人是流动人口,未来定居西北的可能性很大。

  庞大的人口给西北提供了足够的人力资源,但以西北在机qì和工业上面的扩张能力的,人员还是不够用,特别是一些危险的行业,比如说,西北核心的包头,拥有世界上最庞大的煤田,即便到了21世纪,采煤也没有完全的实现机械化,毕竟在一些比较小,比较复杂的矿坑之中,人力还是不可替代,相对于其他的环境,采煤和一些复杂的矿产采集,更加的闭塞一点,也容易管理,这些战俘就先放到哪里吧,而且几千人也不够啊,最好是更多。

  这些矿主们就是后世俗称的小煤窑,包头和西北的土地,大部分都使用赎买的方式,收回到西北联合实业公司之中了,他的前身就是包头商会,也是目前中国最大的托拉斯集团,大股东就是杨元钊。

  可是再怎么赎买,一些小块的土地和一些埋藏并不多的小煤窑,不可能全部收回的,在西北工业化扩展的今天,在能源和煤化工企业,越来越成为西北的根基的前提之下,煤炭成为了财富之源,哪怕只有几十万吨左右的煤矿,也是一笔不小的财富,这些矿主们依靠着煤炭发了财,也加大了投入,增加挖掘的能力。

  再怎么投入,小煤窑也是相当危险的,这就制约了他们的盈利速度,正好西北放出了风声,在青岛有一批战俘,这个消息在特定的圈子之中,很快就流传开区,也因此,引来了一大批的人员。

  看着还没有彻底的完成治疗,就已经被预定的战俘,刘澍也是苦笑,他负责过来带这些商人来看战俘,也向杨元钊抱怨了现在用功的紧张,特别是这些危险的地方,中国人能够挣钱的地方太多了,以前还有些大字不识的,会选择那些地方,只不过矿主们都不愿意用,毕竟是中国人,在任何方面都完善的保证,在危险的情况之下,必须有相当的补贴成本,这要比普通的工人工资更高,最关键的是,必须购买高昂的保险,否则的话,一旦发生事故身故,赔偿金就会让矿主出大血。这样的情况下,除非不得已,否则谁都不会使用中国人作为小煤窑的工人,成本相当高。

  相对而言,对于那些工人而言,除非是刚刚到达西北,不了解情况的,其他人不会去当小煤窑的工人,名声还不太好听不说,任务繁重还危险,工资稍稍高一点,也是相对,毕竟在西北真正的高工资还是研究员和工程师,这些对于工厂至关重要的人员,也享受着高昂的分配。

  那些曾经干过小煤窑的工人,只要稍稍的有些能力,有别的

  请收藏:https://m.bqxx.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