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六十三章 无线电报_钢铁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研究员都凑不齐,这些东西拿出来好处有限,一旦被列强们发现,最大的优势也就没有了。

  电子产业,是20世纪中后期和21世纪初期,整个世界发展的重点,基于这个领域的发展,改变了整个世界,第一次以蒸汽机为主体的工业**,中国还是封建落后的清王朝,第二次工业**是电气**,也从1870年开始,德国,美国和日本,等于是先后坐上了这个末班车的,西北从1908年才起步,虽然因为一体机的逆天作用,算是奠定了中国电气**的基础,可是只能够算是缩小差距,不能够称之为赶超。

  即便是这一次,从德国获取了关系到尖端重工业的部分的机qì设备,也不能够做到完全电气化改造,一些最顶尖的,实yàn室里面的前沿研究,杨元钊不可能获得,一些最顶尖的设备,他也不可能接触的到,他这么做,只是尽可能的夯实中国的基础,让中国拥有全门类,全项目的工业基础。

  第二次工业**只能追赶,不能超越,那么这个至关重要的第三次**,西北和中国绝对不能错过,要做一个先行者的身份,比别的国家提前20年,甚至是30年进入和研究,按照后世的标准,第三次**是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和生物工程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涉及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等诸多领域的一场信息控zhì技术**。跟前两次有所不同,设计的方面和深度,都远超过前面两个,对于国家和经济的影响和改变,也极为的深远。

  一体机和穿越,西北已经拥有了进入到这个领域的敲门砖,基础原子能和电子计算机,已经走到了前列,一体机无法分出同位素,却可以解决核材料的提纯问题,加上后世广为人知方法,达成武器级别放射(性)元素,必须要浓度达到才可以,浓缩这玩意,重水工厂和离心机的建设,这都是后世人人都懂得的,这就减少了不少的弯路,不外乎是耗能,美国为了核(武)器花费巨大,峰值54万多人,25亿美元,加上庞大的足以占去整个美国发电量一半的电能。

  可以说,能量是分离和浓缩武器级原料的关键,没有能量,任何的行动都是徒劳。二战时期,德国没有发展出核(武)器,一方面是科学发展的断层和方向错误,另外一方面,何尝不是德国本属于战区,能量根本无法保证。

  西北或许在电气**的科技尖端领域,并不能够称之为世界顶尖的,可是在人海战术和量能上面,绝对称之为世界第一,从特拉斯来到西北的,交流电就成为了西北的标准配置,在别的国家还在直流的时候,交流方便性和便于输送的特点,就成为了西

  请收藏:https://m.bqxx.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