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三十二章 新华制衣_钢铁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达到了40以上,这在中国,绝对是绝无仅有的,以此为依托,衍生出来第三产业,服务业,餐饮业等,让包头变成了一个真正的商业海洋,15万工人,加上配偶亲属之类的,还不乏一些双职工,这些形成了市场的根基,他们是不断扩张的市场。

  杨元钊是从后世而来的,21世纪中国发达的商业,绝对可以说是一个教科书,虽然,目前的中国,各方面都没有发展,什么都缺,可是在包头形成一个体系化的市场,还是可以的。给工人发放高工资,并不是为了让工人把钱存起来,商业的要素在于,让商品流通起来,只有流通起来,才能够形成更为广阔的市场。

  杨元钊不是商业人士,最多知道一些基本的商业理念,在一两个月之前,就从报表之中发现,包头的工人工资极高,可是工人的工资之中,大部分都放在了购买粮食上面,除此之外,就是存起来。杨元钊明白简单的商业理念,给工人发放工资,建设一个比较稳固,且富于的中产阶级,才是一个体系稳dìng的关键,这一批人,必须要有消费的理念,因而会形成越来越大的市场,这样哪怕包头拥有后世那样,强悍的多的生产能力,也会有逐步越来越大的市场。

  为此,经过了慎重的考虑,杨元钊把超级市场的系统,引入到了包头之内,因为没有足够的安保措施,超级市场,没有选择后世的超市的形式,是采用了大百货商场的形式,一站式的购置各种各样的产品是商业营销的关键。

  三层的大楼,占地4000多平方,一共上万平方米的营业范围,八大晋商,还有众多的商会,都入住了包头,其中,甚至为了补充货品,兴建了几个新的工厂,主要是关注在老百姓的衣食住行,其中最大,就是耗费大量资金形成的服装厂。

  在色织厂的另外一段,一个醒目的蓝色建筑物,上面书写着新华二字,这就是这一个月以来,杨元钊在包头兴建的最大的工厂,新华服装厂。

  服装厂,这在后世,是轻工业的代表,衣食住行等,是整个中国兴盛不衰行业,纺织品未来,更多的是落到了服装上面,不是布料上面,自己剪裁衣服,这是一门让人惊叹的技艺,而不是生活的必须手段。

  这个时代,在大城市,或者是比较发达的地方,已经出现了成衣的店pù,那些店pù,不过是把一些裁缝之类的,集中到一起,然后依靠着设计制造,制zuò成衣,一定程dù上,类似于后世的那种手工手艺店,要实现工业化的生产,必须要解决机械制衣。

  这个时代,缝纫机已经出现了,1851年发明的胜家缝纫机,可以代表着缝纫机发展的一个里程碑,19世纪末的时候全球销量都超过了135万台,电力

  请收藏:https://m.bqxx.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