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九十八章 纺织厂的问题_钢铁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其他基于这个基础,可能开展的,就只有火柴,日用品,还有造纸和印刷了,后者,暂时不太方便开展,三酸两碱,是造纸业的基础,可手头上,没有适合的人员,贸然的开展,反倒是得不偿失。

  经过盘点,杨元钊对于包头的情况,算的上是了然于胸了,包头的发展相当的好,已经扎根下来的建筑材料业,未来即将开展的钢铁制造,都会给包头打下坚实的基础的,继续拓展包头现有的工业,成为了必然的选择。

  包头的工业区的扩建,还有道路的修整,早已经完成了,最开始修筑的50公里水泥路,正好把工业区相互的联通,新建成的各种工厂的,火碱,氧化钠,硫酸和盐酸,也已经建设起来了,化学工厂有些奇奇怪怪的瓶瓶罐罐,还有散发的气味,让这里有了一个工业城市雏形,占据着包头心中,最重要的,依然是棉纺织厂,这已经取代了水泥厂,成为了一个标志性的建筑。

  棉纺织厂并不高大,最高的建筑,不过是两层而已,一排排的轻钢构造的厂房,一排一排的非常的整齐,足足有12排之多的,每一栋都是一样的模样,占地也最为广大。

  棉纺织厂,是包头现在,认知率最高,切受到了各类股东最为看重的一个产业,从开始兴建开始,就吸引了众多的目光,八大晋商,各个股东,甚至是普通民众,都关注着纺织厂的一qiē。

  经过一个多月的建设,棉纺织厂的厂房,早已经建好了,依然是水泥的外墙内墙,已经没有时间在其中图上一层石灰,众多股东们,也不在意,他们在意的是挣钱,工厂是否豪华,装修的是否漂亮,根本无所谓,在南方,很多的纱厂,大部分都是在一些临时的房间之中,甚至是草棚子。

  在实yàn大楼,被从全国各地招募而来的女工们,在杨元钊给出的机qì上面,不断的熟练着,接近2000的熟练工人,带动着一部分的普通工人,杨元钊的纺纱机械也好,织布机械也好的,都参照了后世的标准,更多的设计比较的简单,尽可能的减少众多的工人的操作难度。

  经过了一个多月的训练,特别是后面,伴随着织布和纺纱的机qì越来越多,纺织女工们上机进行实习的时间越来越多,当然了各方面的动作也非常的熟练,在不遗余力的推动之下,甚至不计成本的训练,最终,工人们都合格了。

  要知道,现代化的生产,甚至是流水线的出现,就是让一个工人熟知工件的一个方面,而不是全部和全体,这种情况之下,生产出来的东西,质量才会好。纺织厂也是同样,不同于之前的纺纱工,还要看看质量,经过了多方面研究和对比,出来的纺纱器材,快速,高效,工人们不用考虑别的问题,只用把用完

  请收藏:https://m.bqxx.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