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千八百三十四章 空投大家伙_钢铁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起来的东西更多,有时候,中国藏起来的东西,连杨元钊都感觉到可怕,潜艇,航母,战略飞机,甚至现在一切都进展顺利的核计划,这些都是决定战场命运的杀手锏。

  核武器的制造,其实在爱因斯坦做出了相对论的公式之后,就已经拥有了理论基础,后面一些物理学家的支持,又大大的推进了一步,后世二战时期,制约着美德两国的,更多是理念上面认识,最开始,很多的专家都走了弯路,他们对于核武器的认知上面有了问题,是从量上面提升,而不是质的上面,追求的是放射性物质的绝对数量,那样最多就是向核电的方面努力,武器级别的核武器,需要的是浓度在90%以上的武器级别放射性物质,这样才能够推进接下来武器的进展。

  杨元钊是从后世走来,知识大爆炸结果,让他对于每一个都了解一点,直接就确定了核武器的发展方向,最开始就是原料的提成,必须要有90%,甚至以上的浓度,才拥有制造的核武器的可能性,这一点,就比二战时期美德两国都强大的多,至于制约核武器的另外两种基本的条件,强悍的计算能力和数量庞大的电力,这一点对于现在的中国来说,都不成问题,中国借助着一体机的帮助,甚至拥有21世纪的计算能力,哪怕这个无法自产,无法作为数控机床的控制芯片,可是简单的计算还是可行的,这本身就是计算芯片的基础能力,至于电力,中国的电力总装机容量,已经追上了20世纪90年代的美国,远比1944年的美国强大数十倍,连二战时期的的美国,挪出一半的电能,就足以支持核武器的发展,更别说这个时代的中国。

  只不过,基础理论的确实,加上材料和机器上面的不足,虽然进展巨大,可是距离制造出来,还有一段比较长的距离,毕竟比起这个时代第一个核武器的诞生,最少还有快30年的时间,虽然说,中国在杨元钊的提升和一体机的帮助之下,部分的科技达到并且超过了1950年的科技水准,可惜那是部分,核武器是对于科技整体的考验,比如说,中国的强项在于的,知道武器级核武器的浓度,拥有足够的电力,拥有强大的计算能力,这些都是核武器最大的要点,但并不是这些部分都做到了,就能够做出来核武器,很多看起来不重要的方面,是通过几十年的科技发展,才逐步的解决的,中国要想达到,需要时间,有时候不是难点的难点,却制约了中国武器发展的道路。

  好在,杨元钊也知道,核武器不过是未雨绸缪,10年之内完成,就可以了,甚至在掌握之后,也不是随随便便的种蘑菇,核武器的制约性太大了,完全不如云爆弹,两者的威力大同小异,可是对于

  请收藏:https://m.bqxx.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