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千六百二十一章 伊犁机场_钢铁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位于伊犁的这个军事基地已经准备完毕,第一期足以容纳30万人的基地已经建设完毕,不但包括了30万人住宿的军营,宿舍,方为阵地和训练场,虽然训练场整体不大,却可以保证一次2万人次的训练,作为一个前进基地,这样的训练,足以保证每天1个小时的恢复性训练,毕竟这不是驻地,是为了战争而服务的地方,驻扎的都是经过了严格训练,甚至是上过战场的军队,他们只要不换装,不采用更新的战术,其他的情况下,1个小时的熟练是足够了。笔《趣》阁www.biquge.info

  作为一个最多可以满足200万人入住的基地,30万人只是一个基础,这是第一期工程,也是临时修建的极限,按照跟斯大林等人的约定,未来的部队会分成3个部分,最多也不会超过30万人,至于未来,扩建工程会在接下来陆续的进行,最终达到满足200万人的标准。

  军事基地的工程已经告了一个段落了,在布尔什维克出兵开始,从先头部队到后续部队,当绝大部分的军队都进入到哈萨克斯坦之后,这个基地才会正式扩建,目前只是做最后的扫尾工作,在基地之中工作的人员只有几百人而已,全部的施工人员并没有撤出,而是分到了另外一个基地,这也是最近才临时决定的。

  在这一个基地外侧,距离这个基地差不多12公里的地方,是一个新兴建基地,跟这边的基地不一样,那边的房间很少,大部分还是地下半潜式的,宽阔的空场上面,一个个笔直的跑道正在兴建,这是为了这一次任务刚刚修建的机场,足以满足大量战机停靠和作战的庞大前指机场。

  由于补给基地要进驻布尔什维克军,机场这种保密性极高的单位,必须要分开,好在这里别的什么都不多,就是荒地多,在经过了寻找,最终找到了一个合适的位置,周围开阔,不容易阻挡住飞机的起飞和降落。

  机场的兴建,中国已经有了足够的经验,无论是在中国成立的初期,在全国范围之中,大规模的兴建野战机场,还是在1913年之后,伴随着运输机性能的提升,客机的项目也开始启用,本身中国的重型运输机,都是采用的涡轮螺旋桨的技术,这在后世八九十年代,都是先进技术,客机只要做好噪音和平稳性这两点,改造成客机比较适合的,中国的复员辽阔,人口众多,再加上民众的收入水平较高,直接催生了一大批的飞机客源,机场成为了最便捷的交通工具,也大规模的在整个中国建设了起来。

  在大量机场的兴建之中,中国积累的众多的经验,也因此,机场的建设工作是相当的快的,这么一个在整个西部都能够称之为庞大的机场,最初的时候,只是平整,

  请收藏:https://m.bqxx.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