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 中东问题_钢铁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还需要考虑,如何的应用这些土地的问题,这对于目前的中国来说,不是一个容易解决的问题,一个处理不好的,就会有分崩离析的后果,未来杨元钊管不了,在他能够影响和控制的有生之年,一定会推动国家向着更加紧密的范围发展,只有一个稳定的中国,才能够快速的进步,无论是科技上面,还是经济上面,这一点是一个不可动摇的方向。

  欧亚大铁路的计划,是一个好计划,甚至未来,在战争结束的和平年代,可以推动着修通,目前已经修建到新疆铁路,其实也是未来规划的欧亚大铁路的一部分,只不过中亚这边就被断开了,目前只是为中国服务。俄罗斯没办法跨越,中亚又不去占据,这个铁路不可能发挥出联络欧亚的重要作用,运送到德国的物资,还是只能从印度洋出海,是最佳的选择,跟中东联络,是要在海上进行。

  中东巴士拉,这是中国最早获得的一片海外领土,在战争之前就被中国占据,形成了一个世界上最大的港口之一,在实际上控制了整个中东的前提下,中东是作为第一优先级建设的地方,不但有大规模的移民,还有一系列的产业转移,目的当然是稳定住阿拉伯半岛的移民,毕竟上千万的移民,如果没有工业养育他们,他们自己就会出问题的,这里一定意义上面说,是一片飞地,远离中国国境。

  巴士拉,本身就是一个不错的城市,在过去的几年之中发展不错,现在,在中央的干涉之下,更是迁移了一批的产能过来,未来以巴士拉和巴格达为核心的一个新的工业地带,会承接整个中国百分之一的工业各种轻工业,甚至是部分重工业,比如250万吨的钢铁项目,会在这里落伍,落后了几百年的阿拉伯,将会迎来一个新的的发展机遇,他们会成为中国对外经济的先头兵。

  目前这个改变已经有了相当的效果了,一些简单的轻工业,比如说布匹,食品加工,基础铁制品加工,他们都是军事订单,本身这些东西,需要从中国生产出来之后,通过海上,漂洋过海一个月的过来,可是就地生产的话,只用送过来原料就可以了,甚至就地解决一些原料就可以生产。

  除此之外,在巴格达和巴士拉,都兴建了小型化工品厂,因为身处海外的关系,规模不是很大,却很好的解决了问题,在1915年到1916年,在对中东的舰队规模增加20%的前提下,对德国的物资运输却增加了185%就是中东这边起到的作用。

  总体而言,中东经济和条件还是恶劣,沙漠本身就是一个不适合的居住的地方的,即便后世,阿拉伯地区的石油都开启的前提下,中东地区也没有太多人,哪怕是有了净化海水的工厂,阿拉伯地区还是缺水

  请收藏:https://m.bqxx.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