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二十二章 旅途_钢铁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时候,幸运的是,十月号没有遭遇到这样糟糕的天气,一路顺风顺水的前进。

  东南亚和马六甲被远远的甩在了后面,进入到印度洋之中,波浪明显的大了起来,经验丰富的船长,按照着既定的航道,在印度洋上穿过,别开了明显巨浪,选择了相对比较平稳,切比较快的航道,很快,就达到了印度海域。

  印度是英国王冠上面的明珠,为了政府印度,英国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当英国完全的控zhì了印度之后,借助着印度广糅的土地和人口,构筑了一个新的印度,现在,不少在英国本土的企业,工厂,包括是茶园,都移植到了印度,印度出产的茶叶,一定程dù上,在世界上,逐步的占据着低端的市场,成为了取代中国的又一个原料产地,可惜此时中国,根本就没有发现这一点,他们只是盲目来生产各种的东西,一旦被印度发展起来的冲击,中国就会非常难过。

  当然了,茶叶这一项,印度还远没有后世那么的强大,土地生产出来的农产品,加上繁多的人员,印度阿三存zài于很多英军部队之中,就算是上海,也有不少的阿三作着保安一类的工作。

  印度周围的港口,都发展的不错,顺着海岸线,整齐的分布着各种的港口,以后,在远洋航行上面,可以有更多的选择,这些港口,也是一个不错的交易对象,跟中国距离也比较的适宜,现在却不行,一方面,没有携带适合印度的货物,最重要的是,这个远洋货船只是租来的,而不是自己的,这样在经营上面,有很多的限制,无法随心所欲的购置资源。

  一两次的交易,不放在哈比的眼里,目前的十月号上的,都是出产在中国比较珍贵的东西,比如说官窑瓷器,这是杨家和尉家搜集的,以往的海上贸易之中,很少出现,多是以馈赠给各国的使节的,现在,只是这样的景德镇官窑瓷器,就足少有1200件,只是这些,在欧洲就是天价。

  清末的官窑,基本上没有多少的市场了,清廷的岁入,被大量的督抚截留,清廷的资金的紧缩,除了少部分为慈禧太后准备的一些官窑瓷器之外,剩下的官窑都是在停工之中,偶尔一部分流入市场之中,却也是秘而不宣的。

  这一次,杨家河尉家走通关系,重新开启了三处官窑,专门生产了代表着清朝瓷器最高水准这一批瓷器,总共花费了两个多月,一部分是官窑的传统模式,另外一部分,加入了西方的一些东西,比如天父,圣父,圣母之类,还有一些宗教故事。

  瓷器,特别是高水准的瓷器,几乎都是黄金的代名词,哪怕现在清朝在世界上的地位不高,精美的东西,依然是人人喜欢,特别是符合西方人需要的那种图案。

  除了瓷器,还有大量优质

  请收藏:https://m.bqxx.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