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另辟蹊径_钢铁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为什么德国可以支撑这么庞大的火力,他不知道的是,德国可以使用中国廉价军火,中国的生产能力,中国的人工,让中国大部分军火的价格,只有美国成本的二分之一,甚至是三分之一,这种情况之下,即便加入了足够的利润,给德国的价格,也不会超过美国成本的八成。美国既然销售武器,甚至是租界条约,肯定是要利润,没有足够的利润,他怎么给财团开利润,怎么通过财团发挥影响力。

  综合这样情况,美军的军火价格是德国的3倍以上,这还没算无限潜艇战的影响,本身在一战之中,大放异彩的潜艇战,因为中国的出现和改良,让潜艇的战斗力大大提升,到一战中期才普及的1000吨以上的远洋潜艇,西北介入之下,直接就拿出来了成熟的2500吨的潜艇。

  对于任何战舰来说,吨位就代表着战斗力,可以使用更强的动力,更大的主炮,更厚的装甲,潜艇这么一种极端性的舰船,就更加如此,潜艇不用防护,因为只要被水面舰艇发现了他的位置,再厚的装甲也没有用,哪怕是后世的核潜艇都是一样,所以他只能够增强到攻击和动力上面,2500吨的潜艇,增加的动力很有限,速度提升的不是特别的明显,可是鱼雷的数量比1200吨的,最少增加了4倍,续航里程也增加了一倍,这样的潜艇,可以随便的出去一两个月,不用回到基地。

  这可不是一加一等于二的结果,增加了鱼雷的数量,单位潜艇的作战时间大大的加强了,整个北大西洋,长期有125条潜艇在活动,每天击沉的商船吨位数量惊人。

  按照美国测算的结果,10艘船往返于一次,就要被击沉一艘,这个数字非常惊人,这是绝对的十分之一的击沉数,往返一次北大西洋,大概需要一个月的时间,这样来说,基本上一年时间,所有往返于北大西洋的船舶,就会被击沉了。巨大的商船损失,一直以来都是英美的痛,除了战舰之外,几乎全部的船台,都被商船占据,甚至为了商船,英美还饮鸩止渴,给中国下达了订单,数量还相当的庞大。

  明知道下达商船的订单,会增加中国人的势力,为未来解决中国设置障碍,可是如果不增加商船的数量,没有足够多的商船,往来于北大西洋航线,协约国就会立刻崩掉,那样的损失更加无法承受。算上船,甚至是武器本身的损耗,这个价格还会飙升,哪怕是财大气粗的美国人,也承受不了,如果美军全部普及到了德国的军火,那么这个后勤压力,会变成难以承受。明知道牺牲会非常的大,美国依然保持了现在的武器,比起战争开始的时间有所上升,却保持了一个度,跟德国有一定的差别。

  1:3这个伤亡比,美国

  请收藏:https://m.bqxx.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