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百六十六章 国家层面权衡_钢铁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官学校,这个在青岛海军学校的基础上面,扩充了中国海军的一些底子和从国外聘请过来的教官,事实上,已经成立了,在一五计划之中,他会作为一个重点,资金和师资相当的倾斜,接下来,就是空军学院和装甲兵学院,这两个新生的力量,也将会拥有专门的学院,一批军官和研究者,一起完善和培养学院,他们会成为未来西北各个兵种将军的摇篮。

  专门的重点学校不过是几个类型,最关键的是各省普及初级士官,军官学校,一共是15所,各种初级的士官和军官培训,将会留在这些学校之中,只有最精锐的,或者是在职的,才会留在西北军校,这样一来,军官学校也会形成一个体系,而在校人数和培养的成才的时间,也将会大大的减少。

  除了军校,其他的扩张就不多,杨元钊把心思埋藏在心底,甚至连未来,西北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的计划,他也只是把计划分开,参谋部多的是精力旺盛,急于表现自己的年轻参谋,把作战计划分开好了,分别作出,然后汇总,就是一个大的战略,可能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杨元钊要的也只是一个大约需要做的。

  正是依靠着这些,杨元钊对于怎么打,有了一个明晰的判断,未来的开战方向,肯定是先南后北,南方的东南亚,必须要在开战初期,第一时间拿下,占据了庞大东南亚,或者进击的澳大利亚,夺取这个被后世称之为矿山上的国家,或者,窥视中太平洋岛屿,跟美国决战太平洋。

  西北已经在工业上超过美国,可是真的跟美国决战太平洋的话,多多少少有些心中没底,美国人在二战的表现,几乎是从逆境之中,依靠着强大的生产能力,硬生生的翻过来,西北占据先机,可以生产出主力舰,甚至比世界上任何国家都先研究了飞机和航母,可是美国人的生产能力也不弱啊,二战时期,数百艘护航航母的改装,生生的用飞机海,舰队海堆平了日本。

  这些都是后话,甚至美国参战之后,西北也不是第一时间参战,他他会有半年到一年的时间缓冲区,先借助德国,继续削弱协约国的力量,然后,就是集中兵力,以雷霆扫落叶之势,扫荡东南亚的敌人,直面美国。打仗就离不开军队,在时局继续发展的情况之下,必须要亲自下场,战争的依靠就是军队。

  盘点军队,在所有军队之中,杨元钊最相信的是西北的陆军,中国海量的人口优势,在陆军之中尽显无疑,别人可能要东挪西凑的,弄出来几十万大军,西北可能随随便便就有500万了,稍稍动员一下,就可能超过千万。

  动员能力,更多的是看人口,一般在不动摇国家根基的情况之下,动员的比例在十分之一,这样说来,俄罗斯

  请收藏:https://m.bqxx.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