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四四五章 手里有货不心慌(一)_鉴宝秘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从北市场买一件同治粉彩罐子开始。

  那时候,我还是众人眼里的棒槌,正兴致勃勃的大量采购假货。

  那天早上,我看到小市场边上围了一堆人,便过去看个明白,原来一堆人正在抢购货物。

  高个子男人拆开纸箱,取出一件瓷器,开始向大家推销,好多人跟着起哄,争先恐后的与高个子做成交易。

  从乱糟糟的人群里,我见到购货人要么是同行,要么是当地的爱好者,基本都是懂眼的人,所以也产生了兴趣。

  卖货人就是郭老板,他刚开店不久,为了多卖货,就搬出来卖。

  他是大家公认的能人,眼力好,看上去也实在。

  他三十几岁年纪,高高的个子,脸红扑扑的,说话就笑。

  他的货多是瓷器,都是开门的大路货,价钱不低,但也不是蔫老板那样黑心。

  轮到最后一件同治粉彩人物罐,画片漂亮,缺盖,口内沿有微磕,个头不小,卖价伍佰元,可古玩商们还是觉得价钱高了,最多的给四百五十元。

  我在旁边看了半天,觉得是一个机会,毕竟五十元的差距太小了,如果是真品的话,我完全可以买了做学习资料。

  于是,走上前,接过来,仔细查看。

  我一个外行,再怎么看,仍旧看不出什么,对如何断定年代根本没有概念。

  翻来覆去的看过过少遍,仍旧不放心。

  “东西包老!这个你放心,你也常到市场上来,大家都熟,假的我不卖给你!”郭老板非常诚恳,我望望他,还是拿不定主意。

  “罐子是老的,买了没错!”旁边的一位老者说话了,我转头望着他,见他挺和善,就问如何确定是老的呢?

  老人接过罐子,指画着对我说:“你看这圈足,磨损自然,还有这鸡爪纹……”

  这是第一次有人现场指点我,我感觉一下子找到了门道,似乎对真假也能明白点了。

  磨损对于民窑瓷器来讲,是常见的鉴定新老的一个指标,而鸡爪纹做起来非常容易,任何一件瓷器,只要不太用力的碰一下,身上都会出现不明显的三叉小裂纹,用脏水稍浸,最简单的鸡爪纹就出来了。

  老者的话对我是极大的鼓舞,也是我进入古玩行的第一次启蒙,虽然那位年长的爱好者,水平有限,可对我的帮助不小。我听了他的讲解,立刻坚定了信心,花伍佰元买下。

  几个月后,粉彩罐卖给了一个朋友,是五百八十元,没赚到什么钱,可是确确实实的老货,让我向古玩行迈进了一大步。

  从那,跟郭老板认识了,常常买他点大陆货。

  他的上货能力很强,每个星期都有新进的货卖,后来才知道,他的货多数是去南方背来的,而不是来自农村。

  他经常去景德镇、湘南、云州等地购货,所以来价比乡间的贵。

  开始的时候,他就这样经营着,虽然赚不太多,但是细水长流,效益也不错。

  在他的带动下,北市场的一些古玩商纷纷效仿,买了车票去南方淘金。

  古玩的货存量有限,只能因为破损日渐减少,不会增多,所以这种逐渐增大的外购活动,造成了一定竞争压力,大家的利润似乎也受到影响。”

  请收藏:https://m.bqxx.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