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六七零章 所谓捡漏_鉴宝秘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廉价。

  捡漏,似乎是人们对古玩行最熟悉的一个词了。

  这个词充满了投机和暧昧的成分,让人觉得这行当是如此的不可捉摸,充满了赌博运气的成分。

  也有人说,这个世道,是越来越公开,这个市场是越来越透明,一件东西一出来,整个行圈相关门类的人,几乎会在同一时间收到资讯。

  捡漏?是越来越难了。

  那么,什么是捡漏呢?在地摊上淘个宝就是捡漏吗?

  如果真是这样的捡漏,那只怕除了张天元这种人,还真没几个人能遇上。

  把捡漏的目标放到这上面,搞不好一辈子也遇不到。

  李明光老师理解的捡漏让张天元感觉很有意思。

  举个例子吧:

  o5,o6,o7年的时候,中国古代陶瓷中的唐宋陶瓷这个大类的市场,陷入了低谷。

  欧美人不买了,香港人不来了,国内的收藏市场虽然风风火火,但都在疯的是明清官窑。

  唐陶宋瓷?

  没有多少人懂,没有什么人玩。

  老一辈玩这个的藏家行家们都是8o年代那一拨兴起的,这会儿早已垂垂老矣,几乎退出市场,守着压货,看着新兴的资本市场,不知所措。

  年轻一辈的,9o年代进入这行的,此刻也都想趁这明清官窑的风火赚一笔,积累一笔。

  可这次资本追逐的狂潮,是因为内地房地产市场的兴起。

  这种资本,是强劲的,炙热的,疯狂的,行家们绝大多数都无力与这样的资本竞争。

  可人都是买涨不买跌的。

  大多数的行家尽管知道自己能力有限,还是拼尽了全力,在周边追逐着。

  很多有实力的同行,合伙从美国欧洲香港的二三级市场,买回些明清瓷的中档货,什么康熙的青花五彩,清中晚期的官民窑等等,提供给国内疯狂的市场。

  别以为古董都是外流。

  这就是一拨强劲的回流,哪里出的价高往哪里流罢了。

  只是这些都是玩古代陶瓷最浅认知的东西。

  老外们会把这些靓仔货处理卖给中国人,而真的好东西,他们没那么轻易拿出来的。

  他们在等着你懂,引导着培育着你懂,因为你懂了以后还是要回头跟他们买更好的,他们再在那些更好的东西上叫百倍的价。

  现在便宜点卖给你只当是培育这个内地这个庞大的新兴市场罢了。

  在这个时期,也有不少的唐陶宋瓷的精品,出现在国际拍卖大市上。

  而遗憾的是,很多9o年代以来新入行的行家,懂得人,凤毛麟角。

  因为这种代表着更高的,形而上的审美的东西,这辈的行家没有接触过,系统学习过,没有经历过它们高峰的市场。

  而有那么几个极少数的人,买下了这几年出现在国际大市的这批东西。而这些人,无不有着各自的原因。

  但相通的两点是:一是他们都是自心内的认可唐陶宋瓷,二是他们早年都在唐陶宋瓷上交过学费。

  有的是主动交的,有的是被迫交的。

  那些学费交的无比心痛。

  那些坚持的时光也无比寂寞,可这一刻,市场给了他们回报。

  再就是o9年,美国次贷危机,几场国际大拍的专场,无人出价或者价格低得惊人。

  几件欧美大藏家流传有序的宋瓷精品又被这几个人以低的价格收入囊中。

  现在回头再看,那两次真是唐陶宋瓷百年来最便宜的时候啊。

  请收藏:https://m.bqxx.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