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十八章 转产_重生之官场风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陈书记,您看这村里的老乡也不容易,好不容易辛苦了一年,眼瞅着马上就要有收成了,可草场和肉羊被这么一整,啥都没了不说,还欠了信用社一大笔钱,这钱如果厂子赔不了,您说让他们以后还咋活啊。您看,您能不能出面跟县总公司那边说说,等这笔款子”

  说到这,老周看到陈扬皱眉不语,他猛的一下从炕上站了起来,腿一软,立马就要往地上跪了下去。

  陈扬吓了一跳,赶紧伸手扶住了老周,低呼道:“老周,你这是干什么?”

  “陈书记,我求您了,您要是不点这个头,乡亲们打往后这几年就没活路了啊!”

  “我什么时候说不同意了,你先坐回去再说。”陈扬纳闷不已,刚才他不过是在考虑另外一个问题罢了。

  “这么说,您您同意了?”老周有些不敢相信,讷讷说道。

  “嗯。”陈扬点了点头,“不仅是要把钱赔给乡亲们,而且还要尽快把拖欠工人的工资结清。”

  老周愣了愣,尴尬道:“陈书记,可,可就算货款全要回来了,好像也不大够啊。”

  陈扬笑了笑,说道:“老周,没钱你不会想想法子吗?你仔细想想,厂里头除了那些存货,难道就没有其他值钱的东西了么?”

  老周不明所以,哑然的看向了陈扬,忽的眼睛一亮,结结巴巴的说道:“陈书记,您的意思是,把,把设备卖了?”

  “呵呵,没错,我就是打算让你们把厂里的设备统统都给卖了。”

  “可卖了厂里的设备,厂子还能干啥?”

  “老周,咱们乡镇企业不能两眼老盯着工业啊!虽然村里的地不肥,但也不代表着农业就搞不起来嘛。”陈扬意味深长的说道。

  “对,对!”老周脑筋一转,一拍脑门,兴奋了起来,“陈书记您说得对,设备没了咱们可以转产,利用搪瓷厂的厂房干别的。现在粮食加工和棉花加工看好,咱这是三镇交界,附近没一个有规模的加工厂,”说到这,老周眼神忽又一跨,看向陈扬,“陈书记,可,可我们哪来的钱购进新设备啊?”

  陈扬微微一笑,“动村里投资入股和工人集资入股,就能把加工厂运转起来,新厂还能再跟信用社贷款,如果还不行,那就跟县里合股吧!”

  老周一听,顿时豁然开朗起来,心里头惊喜交加,惊的是原来人陈书记考虑的是整个全局;喜的自不用说了,这加工厂若是能办起来,还能带动养殖业,这下子全村人就都有盼头了。

  “陈书记,我,我回头就写个报告给您。”老周说着就下了炕,头也不回的冲出了屋子。

  陈扬看着老周火急火燎的背影,暗笑一声这老周可真是个急性子。

  在下乡前,陈扬其实早已经考虑好了,搪瓷厂不算大,才百十来个员工,船小好调头,要想有活路,转产是必须的,否则就只有倒闭关门。只有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他才会考虑祭出让企业破产的狠招.

  接下来的几天,陈扬率工作组展开了忙碌的工作,亲自下到厂里倾听了工人们的意见,收集到了第一手资料。工作进行得异常顺利,经过陈扬的思想动员后,工人们看到了希望,纷纷表示要入股转产后的新企业。

  恰好也是在这几天,县法院的判决书也下来了,搪瓷厂无可争议的拜了诉,村里的农户们听说那赔款有指望了,更是激动得说不出话来了,一个劲的表示要把赔款也入股到新企业里,用他们的话说就是,有陈书记领着大伙干,他们不怕钱扔进去会打水漂。

  结束调研回县城的那天,村里的老老少少们几乎全体出动,自的围在了土路两旁给陈扬送行,倒是弄得陈扬怪不好意思的,这事才刚起了个头呢,老乡们咋就这么相信能办成呢?

  重生之官场风流章节列表

  请收藏:https://m.bqxx.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