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一三章 牌九蛾眉_逍遥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了。

  那时范文阳就知道,郑家的前程到头了。

  咏恩郡主是安王后人,若是安王的后人老老实实做个闲王也就罢了,偏偏赵白安还出了事,是被处斩的。

  咏恩郡主是赵白安的妹妹。

  若不是这些缘故,堂堂皇女怎会远嫁到蜀地?

  名为下嫁,实为发配。

  可那时范氏已经与郑隆越做了夫妻,而且夫妻恩爱,范文阳也没有其他办法了。

  去年隆安王府出事,咏恩郡主大归,范文阳和整个郑家这才松了一口气。

  这些年来,悬在郑家头上的那把刀终于没有了。

  前不久,郑郡进了凤阳书院读书,范氏来到北方后,身体果然大好,郑隆越便带着范氏和范妤在京城小住,游历京城附近的名胜古迹。

  廖家的女眷带着范氏和范妤来给大长公主磕头,意料之中,大长公主正在推牌九。

  她老人家对范氏还有印像,很是高兴,一方面想要与多年不见的晚辈亲近,一方面又舍不得从赌桌上离开,于是便问范氏:“你会推牌九吗?”

  范氏摇头,她也听说这位老公主喜欢玩牌,她还以为是叶子牌,却没想到竟然是推牌九。

  大长公主很失望,又看向范妤:“好孩子,你会吗?”

  谁家十五六岁的姑娘会推牌九啊。

  郑妤就会!

  这姑娘跟着父兄走遍蜀地,市井乡村,三教九流全都接触过,推牌九她还真学过。

  大长公主立刻对这姑娘另眼相看,喜欢得不成,破天荒地还输了十两金子。

  没错,大长公主赌钱都是以黄金论,你说你没带金子,只有银票,那你没有上赌桌的资格。

  大长公主喜欢郑妤的还有一点,就是这姑娘的爽利。

  女眷出门没有谁会随身带着金子,但是金簪金钗金首饰却是有的。

  郑妤当即拔下头上的赤金镶红宝石的金簪子,大长公主身边的女官用小秤秤了,估了价。

  大长公主虽然输了十两金子,可是心情却比赢钱还要好。

  不但赏了郑妤好几件她年轻时戴过的钗环,两天后还把郑妤带进慈宁宫,向太后显摆。

  谁让太后整天说她的外孙女又破了什么案子呢,谁还没有个外孙女?

  亲生的外孙女没有,拐着弯的外孙女有的是!

  太后没让郑妤陪她推牌九,太后不好那口。

  太后见郑妤眉目姣好,落落大方,便问起郑妤在蜀地的事,郑妤对蜀地各府各县的风土人情如数家珍,得知郑家三口在京城只是小住,还要四处游历时,太后便对郑隆越夫妻也有了兴趣。

  遂召范氏进宫,范氏大方温婉,豁达乐观,太后见了很是欢喜,难怪能够教出郑妤那样的姑娘。

  再后来就是皇帝与太后说起大皇子的亲事,太后问:“他上次看上的是骆家的丫头吧,怎么样了?”

  【书友福利】看书即可得现金or点币还有iPhone12、Switch等你抽!关注vx公众号【书友大本营】可领!

  皇帝似笑非笑:“没有下文了。”

  太后满意了,道:“好,好,哀家听说上次瑶瑶破的那个案子,就是请骆家姑娘来验尸的,这样看来,还真不合适。”

  “嗯,就是看过那姑娘验尸,他才断了心思的。”皇帝说道。

  “好,这样多好,他懂得什么是他该做,什么不是他该做的,这就是好。”太后说道。

  皇帝又问:“那母后觉得霍家和崔家的两位姑娘如何?”

  太后微笑:“皇帝不是早有决定了吗?还要借着哀家的口说出来,皇后和德妃又在你面前提起来了?”

  皇帝有些不自然,道:“这与皇后和德妃无关,儿子只是觉得这两家太过强势了。”

  太后微一思忖,问道:“听说皇帝提了廖家的外甥范文阳做了昌平知州?哀家还知道范家和蜀地郑家是姻亲吧。”

  做了昌平知州,距离进六部仅是一步之遥,其他地方的知州是从五品,昌平知州却是从四品!

  请收藏:https://m.bqxx.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