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6章 46勃然大怒的玻尔_重生,然后成为大科学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笑中,他们彼此没有区别、隔阂,大家和谐相处,齐心协力,一心一意地钻研科学的奥秘,寻求下一个突破。

  正是曼彻斯特大学卢瑟福实验室中的这种氛围,深深地感染了玻尔。

  他觉得,自己的国家丹麦虽然处于欧洲,但如果把英国和德国这两个世界学术中心比作彬彬有礼的绅士,那么丹麦的科学水平,基本上就相当于化外之地的野人。

  如果为了能够提高自己国家的学术水平,促进国家的科技发展,他就必须要效仿自己的老师卢瑟福,仿照曼彻斯特的那间实验室,在丹麦的土地上,也建立起一个同样的科学乐园,为国家的科学研究培养一批又一批的新鲜血液。

  从曼彻斯特回国之后,玻尔进入到母校哥本哈根大学,拿到了理论物理学教授的职位。

  但他从未对手中握有的大学教授职位感到满足,因为在玻尔的心中一直有一个更大的梦想。

  几年前,索末菲的一篇论文,成功彰显了玻尔原子模型的价值,让玻尔这位才在学术圈里声名鹊起的丹麦人的国际声望,更上了一层楼。

  借着这股强劲的东风,玻尔成功地获得学校的批准,他又进而说服市政府提供地盘,并赢得嘉士伯基金会的大力资助。

  没错,就是那个卖啤酒的嘉士伯。

  嘉士伯靠着卖啤酒在丹麦成为了富翁,去世之前,他把遗产的一部分交给丹麦政府,要求将这些钱送给丹麦的学者,资助他们完成学术研究。

  在拿到土地和经费之后,玻尔终于能够实现梦想,可以大兴土木修建一个“哥本哈根大学理论物理研究所”了。

  为了这个梦寐以求的研究所,他费尽了心血,甚至不辞劳苦,亲自设计了研究所的大楼。

  但这也产生了一点麻烦,因为与玻尔口授论文的过程一样,他时常地改变主意,数易其稿,以至于建筑工程拖延了一年多,直到前年年初,整个大楼才正式投入使用。

  房子盖好之后,招生又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别说吸引外国的留学生,就连本国的学生都对哥本哈根的能力有些怀疑。

  丹麦有钱人家的子弟,比起到首都求学,更愿意去欧洲大陆上的德国和英伦三岛,接受最先进的科学教育。

  但就在这时候,玻尔再一次时来运转。因为就在去年年底,他获得了1922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如今的玻尔可谓是名利双收,风光无限。

  这天早上,他像往常一样,吃完早饭之后走出家门,来到研究所中自己的办公室。

  提前上班的秘书,早就把二月份的《自然科学会报》摆到了玻尔的办公桌上。

  玻尔掏出随身携带的烟斗,往里面填满新的烟丝,“哧”地划了一根火柴将其点燃,深吸一口之后,他才拿起今天一早被秘书摆到他办公桌上的二月份《自然科学会报》,随意地翻看了起来。

  在目录上,他看到了自己恩师卢瑟福的名字。

  不过在老师名字的上方,他又一次看到了那个中囯人,陈。

  在上个月的《物理学年鉴》中,玻尔就已经看过了陈慕武的论文。

  对其中提出来的光量子观点,玻尔嗤之以鼻。

  光量子?又是光量子?

  老子打的就是光量子!

  谢谢大家的打赏和月票、推荐票,谢谢支持!感恩。

  另外,求追读。

  请收藏:https://m.bqxx.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