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8章 18一字千金的电报_重生,然后成为大科学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极限了。

  “适之兄”三字注明了收报人。

  毕竟电报挂号只能让送报员把电报送到北大,如果不写名字,门房就不知道该把这封电报送到哪位教授手上。

  按照当下文人之间的繁文缛节,其实陈慕武应该管胡适叫适之先生,毕竟他在鄌校时曾经听过胡适的讲演,一日为师终身为……算了,他可不想认他作父。

  陈慕武本想着就写“适之”两个字,但迫于礼节,最终还是又加上了一个价值一角二分钱的“兄”字。

  “鱼信悉”的意思则是六号的信我已经收到。

  《平水韵》是我国古代的一本韵书,“鱼”字是书中十五个上平韵目中的第六个,在电报中用以代表一个月中的第六天,也就是六号。

  “鱼信悉”比起“六日信悉”,又省了一个字的钱。

  和后世那帮处心积虑只想着怎么水字数恰烂钱的网文作者正好相反,如今发一封电报,发报人都是绞尽脑汁考虑如何才能减少字数,用最短的字传递最多的消息,以便能做到更省钱。

  “何时可往”不用解释,这是陈慕武在向胡适询问那天可以前往邶大讲学,同时也是整封电报里唯一传递的有用信息。

  “陈”当然是指陈慕武,“灰”字和前面的“鱼”字用法一致,《平水韵》上平韵母中的第十个,代表了这封电报发出时的日期,也就是十号。

  十二个字加上一个电报挂号,花了陈慕武大洋一块六毛,都快要赶上早上寄往欧洲那两封挂号信的价格了!

  当天下午,远在邶京的胡适就收到了陈慕武发来的这封电报。

  见他甫一收到信,就如此迫不及待地回复,胡适心中暗道鱼上钩了,舒尔曼公使交待的任务,他老胡幸不辱命。

  既然陈慕武拍来了电报,那么胡适也没有再写信回复的道理,他当即也拟好了一封电报,大致内容是邶大随时恭候陈慕武北上,请提前三天拍电报通知,以方便做好接待工作。

  暂且不表胡适拿着电报去找蔡元培,通知他成功邀请到了陈慕武来讲学。

  单说第二天,陈慕武接到胡适的回信之后,就开始忙着做北上的准备。

  最首要的问题就是请假,讲学两个星期,再加上准备工作以及路上的往返奔波,林林总总加在一起,他估计大概需要离岗一个月的时间。

  英国籍总工前两天才表扬过自己,请半个月的长假应该不算什么难事。

  果然,这个英国人听说陈慕武要去邶大讲学,毫不犹豫地准了假。

  他还和陈慕武抱怨了几句,说咱们两路铁路管理局,控制着沪宁和沪杭甬这两条铁路,赚钱是赚钱,但也从来没有忘记了教育方面的投入,每年都会上交十万元给交通部用来办大学,光是南洋大学一所学校,每年就能有六万六千块的银圆入账。

  大家同在仩海,又同是交通系统,也不见他们南洋大学邀请你去讲学,宁可选择把钱投入举办八大学足球赛上面,真是一帮吃里扒外的家伙!

  陈慕武心说,岂止是讲学,他们甚至都想让我去任教呢!

  总工程师嘴里说的是前几天举办的八大学足球赛,在决赛中南洋大学三比一战胜了复旦,夺得锦标赛冠军。

  陈慕武很奇怪,这个英国佬怎么会不喜欢足球呢?

  他哪里知道,现在英国上流社会的绅士太太们看的都是板球,足球还是蓝领工人们热爱的娱乐项目。

  后世英国大部分人都喜欢足球,还诞生了足球流氓这一特殊的团体。

  可板球运动在英国的热度大幅衰落,连印度都比不上,果真就是大英正统在南亚呗?

  难怪阿三哥都能当英国的首相了。

  请收藏:https://m.bqxx.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