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四卷 潜龙出渊震九州 第一百零八章(上)_桓侯再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请求能否让荆州大军由西进转向北伐。他极具蛊惑性地提出。由于曹操兵力北调,南阳、汝南方向的驻军必然大减。只要荆州大军全力北伐,极有可能直捣许昌。而若是能攻下许昌。以如今曹操所处的形势,全盘崩溃就指日可待了。大哥听后,只是笑而不语。公孙恭一阵错愕,搞不清大哥的意思,又不敢以言语相逼,只能求助似的看向我这个荆州刺史。我笑了笑,向公孙恭说明曹军在南阳、汝南方面的守备力量并无减少,北伐强攻地难度极大,而汉中方面地曹军却是有所减少,加之曹操在汉中的根基不稳。对汉中的进攻更能对曹操形成威胁。公孙恭的口才虽然不错,但军略方面显然是个外行,见我说地头头是道,根本无从辩驳,只得颓然放弃。但微顿后,他又恳求大哥从扬州、广陵方向对曹操发起进攻。大哥略一思索,点头应允。第一个要求基本达成后,公孙恭满心期待地提出粮草的请求。但这一次,大哥却没有那么干脆地应允,委婉地将此事推给了暂行大司农之权地诸葛亮。听及要与诸葛亮协商,公孙恭立马变成一脸苦色。前一次与诸葛亮打过交道后,估计公孙恭也是吃了不少苦头。不过,我还清楚地记得,上次公孙恭离开庐江时,分明是一脸喜色……接下来的关于提供粮草问题地商谈,完全就是由公孙恭与诸葛亮,大司农丞糜竺(掌财政收支的统计财会事,大司农的主要佐官)之间进行。三日后,公孙恭带着吃鳖的表情离开庐江,分别与我方一众送行的官员道别时,惟独漏了个诸葛亮,也不知是无心,还是有意。不过,他登船时,颇有些避之惟恐不及的架式,似乎岸上有老虎一般。待船只出发时,我好奇地向笑吟吟的诸葛亮询问了一下,才知道原委。公孙恭原先的“提供粮草”里的“提供”,其实是想不付出任何代价,让大哥白白赠送,而且数目还不小……十万石。十万石粮食,对产粮极丰的荆、扬两州倒也不算太大的负担,但公孙康和公孙恭分明有拿大哥当冤大头的意思在内。诸葛亮笑着说道,公孙恭原本不但想要粮食,甚至还想让大哥无偿提供扬州兵器坊的出产的优质刀枪弓箭。但很可惜,公孙恭碰到的是诸葛亮。舌璨莲花的公孙恭,在诸葛亮面前全无施展口才的机会,几天的商谈下来竟被诸葛亮反“蛊惑”成功,答应了以战马交换粮食的买卖。虽然获取粮食的目的达到了,但这样的交易很明显不是公孙恭所希望的,难怪他最后把诸葛亮当头洪水猛兽一般。建安十二年,六月初八,隆重的天子登基仪式在庐江进行。

  一应前情程序后,至巳时,伏皇后将襁褓中的小皇子谨慎地放上龙御宝座。随即,大哥以大将军、大司马、皇祖身份,宣读秉国诏书,孝献皇帝独嗣刘永自即日承继汉室正统,登基为帝,改建安十二年为章和元年。秉国诏书宣读完毕后,即由大鸿胪孙乾接下,再付予十四位鸿胪文学(大鸿胪的属官)抄录后,继而遍传天下。随后,太常卿伏德亲奉玉玺交于年未足岁的新天子,伏皇后再代替新天子将玉玺转付大哥。意为在天子成年之前,由大哥代为执掌玉玺。最重要的程序完成后,又是一应圣旨相继昭示群臣。

  一道圣旨是关于加封后宫和犒赏拥立之臣的。皇后伏氏晋为太后。司徒卢毓、司空刘助官位不变,皆列公爵。我和二哥爵位再升一级,晋县侯。(侯爵有亭侯、乡侯、县侯之分,由低到高)。太常伏德、光禄勋蒯越、廷尉张昭晋县侯爵徐庶、诸葛亮、庞统等人九卿官位前的“暂行”二字正式去掉,晋乡侯。…………(不一一列举了)伏德原本提议大哥受王爵,但大哥坚定地回绝了!此外,因新帝继位,实行天下(其实就是荆、扬、交三州)大赦,凡非死囚者一律赦免。各州郡百姓三年内拖欠的税赋一律免除。自章和元年起,三年内各州郡税赋减半……

  请收藏:https://m.bqxx.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