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九十三章 奇才乔亦翎_大昏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当年到底发生了什么,让一个原本无心王位的萧让,不惜动用一切手段,也要坐上王位。

  性情大变的萧让,才真的一步步的走上了权利的巅峰。

  那次事情发生的时候,只有他和先王在。

  想要知道结果,或许真的只有萧让开口吧。

  可现在的萧让,哪里记得这些事情。

  背后发生的所有事情,都是围绕着萧让进行的。

  但是身为当事人的他,浑然不知自己早已成了矛盾的中心点。

  吐蕃恢复贸易的事情,对于萧让来说,其实并没有什么大的关系。

  他本就不在意自己在别人口中是什么形象,更何况自己现在还有更宏大的计划呢。

  安稳的日子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从前的内忧外患似乎都不翼而飞了。

  那些潜藏在暗处的刺杀者,自从祖庙事件之后,再也没什么大的动作。

  朝中的事情,也在按部就班的朝着好的方向进行。

  以薛道衡为首的领导班子,能力自然不在话下。

  省心,且能控制,这是哪个君王不想拥有的情况呢?

  但是现在萧让心里,那不安分的因子又在活动游走。

  他想要扩充泾国的军队,泾国之前的几场战役之后,现在的泾国急需新鲜血液来增强。

  而做这件事的人,正是新科武状元乔亦翎。

  萧让诏令他做出一整套的征兵,组建,训练等完整的计划。

  他很明白,一个思想明确的将领绝不是单单武力高强就可以的。

  自古带兵者,首先就是自己的威信,能让士兵们信服自己,听命自己。

  这让萧让想起了当年刘邦和韩信的一番对话,韩信自诩自己带兵多多益善,刘邦问他,自己可以带多少。

  韩信说,大王是带将多多益善,臣是带兵多多益善。

  这也是君臣的区别,如果真的让萧让自己去带兵,他或许真的不如别人,但是对于驾驭这些文臣武将,他肯定有着自己的想法。

  看着乔亦翎呈来的奏折,萧让心里再次觉得,自己是捡到宝了。

  乔亦翎提议,泾国接下来组建时所运用的征兵方式为,一级招募一级,不是统一派专门的征兵部门招募。

  比如:大王委派完各部队将领后,让将军或是元帅来招募或是委任副将级别的将领。

  然后再让各将领招募旗下的军官。最后各军官再招募各自旗下的士兵。

  而且,必须对所招军兵的身体、年龄有着硬性的指标。

  这样一来,大部分的军官士兵,来自于各个负责人的门生、朋友、同僚、宗族兄弟等。

  师生关系、宗族关系,僚属关系在一定程度上牢牢奠定了将领的统治地位。

  将官之间不但有提拔之情,也有伦理关系。

  更重要的是,乔亦翎提议,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来增收,这样各部军饷完全可以来源于自给自足,不靠朝廷下拨。

  萧让翻看着乔亦翎这洋洋洒洒的奏

  请收藏:https://m.bqxx.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