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四十二章 铡美案_相声大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黄主任也把期待的目光看向何向东,他要是说会,那就可以直接化妆换衣服上台了,要是来不了的话,那这个节目就只能拿掉了,后续还要安抚京剧演员的情绪,多了许多麻烦事。

  幸好,何向东真是一个见多识广的艺人,什么都能来,他点了点头道:“这版我会,我能来。”

  黄主任大松一口气,道:“那就好,那就好,演出结束我一定给你请功。”

  侯三爷却对黄主任说道:“请功先不急,东子这回可是救场的,又一点没有排练过,万一到时候有一点什么演出事故的话……”

  黄主任立马拍着胸脯道:“保证不会追究到小何身上,不管有没有问题,只要这孩子能主动去救场,那他就是一件功劳。”

  “好,算你老黄够意思。”侯三爷露出了笑意。

  三人谈完了就到第二后台去了,这里有两个后台,小一点的给何向东这些相声演员,还有歌曲演员这些人准备的。

  还有一个大一点就给舞蹈演员还有京剧演员们准备了,因为他们的东西比较多,上台还需要化妆,换上各式各样的服装,所以他们每次出去演出都是大箱子小箱子带着很多的,特别麻烦。

  而相声简单太多了,只要人去了就好了,有没有大褂其实并没有什么特别大的影响,有没有桌子也是照样说,甚至没有折扇醒木和手绢都不是特别要紧。

  只是后来为了规范演出,给观众更好的享受,才弄得越来越规范,越来越讲究,东西和规矩也慢慢多起来了。

  相声最初形成的时候,艺人们都是撂地演出的,穿的衣服就是平常的衣服,往大街上一站唱两句,圆好了沾子就开始说了,就是这么简单。

  所以在抗日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相声就被称为这边称为是文艺界的轻骑兵,很适合做文艺慰问和文艺宣传,就因为简单,只需要人到了就可以演出了。

  何向东到了第二后台,黄主任过去对京剧队里面的人说了,何向东就是他找来的救场的人。

  京剧团里面的人对何向东也不熟,严格说起来,这还是何向东在团里面参加的第二次演出,说相声的可能都没几个认识他,更不要说是唱戏的了。

  “不会吧,这人也太年轻了吧,这能来的了包公吗?”有人质疑何向东的岁数。

  “黄主任,您帮我想想办法吧,您也不能弄一个半大孩子来吧。”

  黄主任脸色当时就沉下来,自己累死累活的帮他们找人救场,结果把人找来了,这群人还是这个态度,他沉声喝道:“什么帮你们想办法,我这不是帮你们把人找来了啊,你们还想怎么样?”

  “不是,黄主任,这人也太小了吧,我们……我们这是要上台的,再说……再说,他是唱京戏的吗?”

  听了这话,何向东答道:“我是说相声的。”

  “啊?”

  “不是吧。”

  京剧队没人相信何向东的实力,关键还是何向东那张脸,太年轻了,又不是专业的京剧演员。而且又是要演包公,这是这出戏里面最重要的一个角色,所有戏都在包公身上,万一上台露了怯怎么办?

  黄主任沉着脸,心里也有些冒火:“哪来这么多意见啊,这么短时间你们让我上哪儿去找人啊,团里也就这么一个能上场唱戏了,你们愿意就要,不愿意你们这个节目就拿掉,就这么简单,也没有别的办法了。”

  京剧队的人面面相觑,都拿不定注意,这是个好机会,但要是演砸了,那就是个丢人的好机会了。

  侯三爷皱眉想了想,说道:“东子,你给他们唱两句吧。”

  请收藏:https://m.bqxx.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