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90章 共鸣_大魏春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非得被人笑成“癞蛤蟆打哈欠,口气倒不小”。

  所以不怎么合适。

  王勃的《滕王阁序》,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苏轼的《放鹤亭记》等,倒都是抒志之篇。但问题是,这些地方,李承志去过哪一个?

  便是想编个“观自典籍”的借口,李承志都找不到出处。

  想来想去,也就被后世称为千古第一奇文的《寒窑赋》比较合用。

  但合用的也只是其中所用的典故,而非主题与述论。

  只因这篇文章,通遍都是劝人认命的,若是皇帝强令他作一篇“论世家门阀存在的道理”,“议人分三六九等的好处”等文章,自是恰如其缝,贴合的不能再贴合。但与李承志“立志”的主题而言,却完全相反。

  要真一字不改的抄出来,李承志绝对会被人骂成言行不一的反复小人。

  只因李承志自始而终示与世人的,都是:绝不认命,事在人为……

  没办法,那就只剩最后一招:硬凑。

  只要能想到的有关励志的名言警句典故,李承志恨不得全用上。至于写出来会不会显的生硬、突兀,他已经管不了那么多了。只求通篇只要不太背离主题……

  又构思了足有一刻,李承志再次下笔。因需骈偶,所以不好等李承志写一句,刘腾就念一句。又怕再冒出一个如元悦这般的愣头青,故而等李承志成文,刘腾才念出来。

  又两刻后,皇帝与众臣便等到了全文:

  《立志》!

  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运浅不可丧志,时势不可尽倚。世事无定无常,须当自立自强。

  天若无志,日月无光。地若无志,草木不长。

  水若无志,无风起浪。人若无志,寸无所长!

  故而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盖闻:人生在世,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蛟龙潜底,居于鱼鳖之间;

  贤良失时,亦屈小人之下。

  运不逢志,不失君子之礼;

  才遭不遇,宜当守心静气;

  唯心不欺,必有扬眉之日。

  常怀高志,终可琢玉成器。

  福禄岂由天定,富贵谁人不求?

  先立志耳!

  张良原是布衣,

  萧何曾为县吏。

  韩信未仕,短衣少食缺居,

  苏秦微末,父憎兄恶妻讥。

  太公困于渭水,终而武略超群。

  孔子厄于陈邦,却至文章盖世,

  晏子不足四尺,使楚拜齐任相;

  孔明卧居草庐,出作蜀汉军师。

  霸王虽雄半生,败于乌江自刎。

  沛公一时之弱,竟有汉土万里。

  嗟呼,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

  本就经常诵旨传谕,刘腾的腔调极富节奏,且极有气势。随着他娓娓诵来,众人只觉一股豪情猛然涌出,竟激的心头火热,思绪难平。

  特别是最后两句,就如晨钟暮鼓,震的众臣心潮澎湃,难以自己。

  说通俗一点:李承志的这篇文章,已然引起了所有人的共鸣。

  今日饮宴,皇帝只请了三品以上的大员。但凡端坐于殿中,哪座案几之后不是深受皇帝宠信,此时正是春风得意的重臣?

  而哪个不是几起几落,受尽波折,历尽崎岖,才有了此时的风光?

  每一个人都觉得,李承志的这篇文章就是写给自己的……

  请收藏:https://m.bqxx.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