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35章 太监做不做_大魏春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流光……这是奚康生,并受过李承志恩惠的那些人的评价。

  才华横溢,出口成章,博学多才,允文允武。但目中无人,桀骜不驯,咨意妄为,极是无礼……这是高猛,差点没被李承志把肺气炸。

  还有诸如:阴险狡诈,奸滑刻薄、笑里藏刀,反复无常……想来,这些应该是被李承志得罪过的人,比如安定胡氏!

  若只是听闻,元恪自然不会在意。毕竟各花入各眼,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同样一个人,在万人心中则是万种面目,实属正常。

  但让元恪感觉诡异的是,传闻中的这些品质,好似李承志的身上都有?

  不只是关中,便是雍、凉二州也有上奏,称有数万流民并数万石粮过境……流民当然是泾州大乘教的叛匪,在发派往河西。而数万石粮,自然也就是暂归李承志那数万亩僧田所产。

  如此看来,这“知百姓疾苦”的评语倒是不假。

  至于其他的……元恪哪样没见识过?

  李承志有没有才……只要是见过他的人都知道!

  他狂不狂、傲不傲、无礼不无礼,想必高豹儿和元宣义的感受最深……

  再看他为了卖冰,用了多少计:瞒天过海、暗渡陈仓、围魏救赵、混水摸鱼、借刀杀人、上屋抽梯……简直将奸滑狡诈演绎的淋漓尽致。

  还说翻脸就翻脸,连高湛都是说打就打?

  就是看到那一幕,元恪才突发奇想,想不通如此复杂的性格,为何会集中到一个人身上?

  而且该有眼色该折腰的时候,一点都不含糊,就比如今日:愿大魏盛世千年,愿吾皇身体安康……真是说到了朕的心坎里。

  简直就是个奇才,朕为何就未早些遇到?

  元恪心里一动,笑吟吟的看着李承志:“朕给你加个官吧?”

  李承志眼皮一跳:这么好?

  皇帝嘴里的“加”,自然也就是升的意思……

  他眨了眨眼睛:“敢问陛下,可是何官?”

  看吧,刚说他胆大包天,转眼就来了?

  要搁一般的臣子,不论官大与小,怕是早恭身谢恩了。李承志倒好,竟先问上了?

  这官若不合你心思,难不成你还不做?

  许是见惯了臣子奏对时诚惶诚恐、战战兢兢的模样,元恪觉得很是有趣,竟问起了李承志的意见:“内行内小如何(皇帝侍从官)?”

  内行内小?

  李承志翻遍了脑海也没想起这是个什么官。

  不怪他见识浅薄,而是北魏官制不是一般的乱:同样的一个官,有七八种名称。甚至有同样一个官名,高的二三品,低的从八正九这样的现像……

  看他苦苦思索的模样,元恪故意吓唬道:“刘腾以前做过此官……”

  李承志惊的头发都竖了起来……

  我怎么得罪你了,你竟要让我当太监?

  看他脸白的跟纸似的,瞳孔缩的如同针眼,元恪又笑了起来。

  不知为何,一见

  请收藏:https://m.bqxx.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