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296章 事出反常必有妖_大魏春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底是皇帝眼瞎了耳聋了,还是已对高肇信任到了无底限的程度,就如清朝的乾隆对待和绅一般?

  别说知道历史大致走向,即便不知道,李承志也能猜出高肇最终的结局:绝不可能善终。

  就算他之前没得罪那么多人,新皇登基后也绝对会把他当肥猪一样宰,就如清朝时的嘉庆对待和绅……

  惊疑了一阵,李承志又觉得有些不对。

  要是每天都有这么多人给高肇送礼,一年下来又是多少,全大魏的官加起来又是多少?

  脑中灵光一闪,李承志恍然大悟:六月时值各地举生才京考选之季,这些人全都是来京考选入学或授官的秀才、贡士、廉生(孝廉)。

  这三类都是由地州举荐的才德之士,有区别的地方在于前两者重才,廉生重德。

  秀才和贡士的区别也很大,秀才要由选部考试合格后才会视才学而定,大多数的入国子监、太学等就学。若是庶族则会入四门小学(元恪设于洛阳东西南北四座城门处的官学)。少部分才会直接封官。

  贡士则是已经过郡州考试达到了做官的条件,只需选部确认即可授官。但自元恪上位之后,规定各地举荐的贡士需有地州五名以上官员作保。

  所举其人者,官升一阶,非举其人者,降一阶。

  意思就是:要是走关系上来的,过不了选部那一关,举荐和给贡士作保的官员全要官降一级……

  人有失手马有失蹄,谁敢保证百选百中?何况其中人为可干扰的因素实在是太多太多。所以自此后,除了亲儿子,再没有哪个官员头吃肿了会给别人作保。

  其实说深一些,这只是元恪削弱世族门阀影响力的手段之一:便是门阀世族子弟想做官,也先到洛阳来考了再说。

  是能封官还是得先去上学,更或是封你去做哪里的官,基本已是皇帝和朝廷说了算,而非如孝文帝时,地州只要举荐就能当官。

  包括像李承志这样功勋足以封官,但朝廷还是会召入京中考选。至多也就是考察属实后,官给你封大一些。

  南朝也一样,自刘裕开始,不管换了几代,皇帝姓刘还是姓萧,均已想方设法的开始削弱门阀了。

  其实是从长远的角度看,门阀世族的毒害性真不比佛门差,就如印度……

  李承志叹着气,又朝李睿说道:“回吧!”

  李睿眼珠子一突:“回?”

  “不然还能怎样?”

  李承志指了指快要排出一里外的队伍,“等轮到你我,怕是天都要黑了……”

  李睿满脸可惜的瞅了瞅名刺。

  这玩意上面写着日期,当天投不进去就废了。

  三十钱,都能买只羊腿了……

  三个人正准备要走,里门内突然奔出了一匹马,直往队尾而来。边走边喊:“可是泾州的李郎君?”

  李承志都有些懵:这难道喊的不是自己?

  也就转了个念头的

  请收藏:https://m.bqxx.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