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948章 摄中书令_贞观俗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阶为光禄大夫,令回家闭门反省。

  授韦挺为御史大夫,参预朝政。

  高士廉拜为尚书右仆射。

  中书令杨师道改授为侍中。

  长孙无忌兼吏部尚书。

  “卫国公秦琅,检校中书令。”皇帝口宣旨意,一连串的人事调整,也引的是众臣们惊讶连连。

  当听到秦琅检校中书令时,众人的目光反而都望向了长孙无忌。

  毕竟,先前长孙无忌是司徒、开府仪同三司、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主持中书省事,凌驾于中书令杨师道之上。

  而如今杨师道调去门下省为侍中了,长孙无忌应当就顺势做中书令了。可谁知,长孙无忌授为吏部尚书,秦琅却成了检校中书令了。

  户部尚书、参预朝政戴胄也因为病重辞职,如今在家养病,但眼看着已经不行了。

  皇帝授唐俭为户部尚书。

  于是现在六部是长孙无忌为吏部尚书,侯君集为兵部尚书,秦琅知兵部事。

  唐俭为户部尚书,王珪为礼部尚书,阎立德为工部尚书,崔敦礼为刑部尚书。

  尚书左丞刘洎,尚书右丞崔干。

  尚书左仆射房玄龄,加太子太师。

  而魏征则拜太子詹事,改太子太傅,并授京兆尹,西京留守。

  ······

  萧老炮最终还是没干过房玄龄,不出意外的被再次罢相了,这次刚加没多久的一品特进,也被又贬回光禄大夫了。

  房玄龄毫发未损,再次复相,而且还加了太子太师衔,可谓是荣宠依旧。

  不过皇帝要率朝廷迁都洛阳,这算是出人意料,而魏王李泰这次拜为河南尹,兼相州都督,让他去打头阵。

  并且皇帝还直接把洛阳城中的两个相连的坊都赐给了李泰,让二坊并连,做为魏王府第。

  李泰所受恩宠又进一步。

  倒是皇太子承乾,他被留守西京,并没有同迁往洛阳,这很不寻常。上次皇帝去洛阳,承乾也没去,但那次去洛阳只是巡幸一般,可这次不同啊,洛阳是要常驻的。

  皇太子居然不跟皇帝在京师,反而留在了变成陪都一样的长安,这可就大受冷落了。

  相比之下,远不如魏王泰了。

  至于说长孙无忌从知中书省事,变成吏部尚书,秦琅反而检校中书令摄兵部事,就更令人寻味了。

  说是廷议,其实也只是李世民向众人宣布他的决定罢了,并不容置疑。

  廷议结束之后,秦琅请求奏对,结果李世民却并没同意。

  走出大殿,秦琅跟长孙无忌四目相对,一时无言。

  “让魏征留在长安辅佐承乾,这究竟是出自谁的主意?”长孙无忌有些很暴躁,魏征就是个嘴炮,他留下来辅佐承乾,两人肯定到时得闹翻。

  “我怀疑这是房玄龄的主意,这就是个阴谋!”

  房玄龄跟魏征以前都在大儒王通门下读过书,算是同门,但魏征只算是旁听生,两个同学的关系也一直不怎么好,在朝中,魏征就经常怼房玄龄。

  这次长孙怀疑房玄龄借机把魏征留在长安,既赶走了这个烦人的苍蝇,同时也给承乾留了一个陷阱。

  “三郎,得想办法让陛下回收成命,怎么能让承乾留在长安呢?”

  请收藏:https://m.bqxx.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