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37章 灾情_穿成婆婆,她带着全家翻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鹤收到消息领着一众官吏出来相迎,刚看见黄正阳立刻给他跪了下来,“钦差大人,求您救救淮安县的百姓,下官给您磕头了!”

  李鹤年过半百,刚磕了两个响头就有些吃不消。

  一行人刚进入淮安县满目皆是破败的房屋,还有不少人在县城郊外扎草棚等着城里施粥,田间一片萧瑟,此情此景,看得人心里悲凉又沉重。

  李鹤在拿到东西第一时间就让人通知下去,黄正阳一行人还没走,受灾百姓已经全都涌向县城。

  好半天黄正阳才回过神来,异常严肃地说道:“谢县令,你可知道欺君大罪?”

  徐春一路骂骂咧咧找到黄正阳的别苑,一进门就疯狂吐槽,说到口干舌燥才问道:“有吃的没,要清淡一点的。”

  李鹤大喜,赶忙正了正官帽,露出两鬓霜白的头发,看得黄正阳心里很不是滋味。

  董泽速度很快,不一会儿一锅软糯香甜的香芋上桌。

  黄正阳二人凑近看了好一会儿也看不出所以然来,“谢县令,这是何物?”

  黄正阳命身边的人出去核实,同李鹤宽慰道:“李县令别急,本官既然奉命前来赈灾,断不会让淮安县出现这种惨况。”

  黄正阳赶忙让人将他扶起来,“李县令,说说淮安县的灾情。”

  黄正阳笑了笑,斩钉截铁地说道:“他是个好官,就是年纪大了有些迂腐,其他没什么毛病,交给他我有什么不放心的?”

  接下来一行人去的是平安县。

  黄正阳和徐春都听呆了。

  谢玉成大手一挥,同董泽吩咐道:“去煮两个香芋过来给钦差大人品尝。”

  谢玉成没有反驳。

  “此话何解?”黄正阳和徐春全都挺了挺腰杆,倾身细听。

  “那还等什么!走吧!”徐春有些着急,那样子仿佛极力想摆什么似的。

  黄正阳勾了勾嘴角,道:“是不是我们去一趟不就知道了!就先去淮安县!”

  徐春更懵了。

  “此乃香芋,乃是平安县境内一妇人偶然发现,香甜可口,食之可饱腹,能暂替粮食,最主要的是这东西好养活,不挑地,就连荒地,随便收拾一下都能种,产量也高,亩产两吨半至三吨,一亩地收上来的香芋足够一大家子撑到明年入夏。

  黄正阳盯着他的鞋子,好奇地问道:“谢县令从哪儿过来?”

  “你胡说什么?我是那种人吗?又是美酒又是美人,那龟孙子明显就是不怀好意,我看他是做贼心虚,魏江决堤说不准还真跟他有关系!”徐春越说越觉得自己的猜测合理。

  谢玉成愣了一下,支支吾吾了半天也没说出个所以然来。

  黄正阳嫌弃地打量着他,“听说知府设宴款待,你不在那边好好享受,跑我这里做什么?”

  谢玉成嘴角微抽,沉吟了好一会儿才缓缓说道:“一开始我们统计的受灾百姓有四万八千人,房屋损毁八成,庄稼损毁六七成。”

  黄正阳和徐春齐齐皱眉。

  以他对谢玉成的调查,此人不像是会驱赶难民之人,况且那么多难民,就算给谢玉成一支军队都不一定能把平安县清理得这么“干净”。

  “你这是种地去了?”徐春不可思议地问道。

  香芋是当着下官的面挖的,但那个时候下官头一次听这东西,连它是何物、能不能推广,亩产多少都不清楚,实在不敢上报,只能瞒着知府大人命平安县的百姓种上。

  实不相瞒,当时下官都不敢说这东西能当粮食,只说能暂时裹腹,而且能在入冬前结果,大家才将信将疑大面积播种。

  现如今正是香芋收成的时候,下官天天往各个村子跑,就是为了统计数据好上报朝廷。”

  请收藏:https://m.bqxx.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