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6章 许默的心结_捡了五个哥哥后,京城无人敢惹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教三个学生,且年龄都极小。

  许默以前是上过学堂的,有一定基础,夫子甚至夸赞,他再专心修个一年半载就可以去考童生了。

  在镇子上显然得不到更好的教育。

  那就只能去县里,县城里学堂多,教育好,但学费也很漂亮。

  几人随便一打听,不是三两一年,就是五两一年。

  这些钱不算特别贵,但对现在的他们来说,无异于天文数字。

  许默的脸色越来越黑,好不容易坚定地信念开始动摇。

  终于,在打听到六两的价格时,许默停下脚步,“还是不上了。”

  “大哥,有点耐心,我们都从三两问到六两了。”姜笙毫不气馁,“一定会有更便宜的学堂。”

  任何地方,有富人就会有穷人,有六两的学堂,就会有一两的。

  跟卖棉袄差不多,有人喜欢花棉袄,就有人喜欢灰棉袄,还有人喜欢精致的刺绣袄呢,只要有这个阶层的人,就有市场。

  姜笙突然顿悟,觉得自己的思维又升华了。

  正好路过悠然居,她想了想,花五文钱买上一包糕点,屁颠颠冲了进去。

  白掌柜正在里头盘账,看见她笑了笑,“昨儿不是刚送过菜吗?”

  “看见新鲜出炉的糕点,想给白伯伯送点来。”姜笙嘴巴跟抹了蜜似的,“顺便问问白伯伯,县里可有哪个便宜点的学堂私塾之类的,我想让哥哥上学。”

  “你这小鬼头。”白掌柜失笑,“城西有家小私塾,你去看看吧,还有这糕点你们留着吃。”

  “那怎么行。”姜笙义正言辞,“送给白伯伯,就是白伯伯的了。”

  她说完,放下糕点,一溜烟地跑了。

  路过悠然居大门,还不忘跟称重的小二哥打了个招呼。

  俨然是这里的熟人。

  回到驴车上,姜笙指着城西的方向,“出发咯。”

  方恒指挥驴车的技术愈发熟练,兄妹六个一边走一边打听,终于在城西的一个小巷子里找到了整个县里最便宜的私塾。

  一两银子一年。

  这价格虽然也不便宜,但已经是最合适的了,学习氛围也颇好,里头有不少学子在摇头晃脑地读书,沉浸且入迷。

  “要不,我还是自学吧。”许默依旧纠结。

  姜笙不理他,抓着怀里的铜钱就奔到学堂缴费的小屋。

  按照一两银子一千百枚铜钱的比例,她掏出一大把铜钱,仔仔细细地数了起来。

  “……九百九十九,一千。”小姑娘把一大堆铜钱推过去,原本鼓鼓囊囊的荷包骤然空瘪。

  负责收钱的夫子一愣,他们这虽然是最便宜的学堂,但多数人家缴费都是带着一两二两的银子,像这样抱着一大堆铜板来的可没几个。

  不过瞧几个孩子穿着破旧的鞋子,不太合身的棉袄,他恍然大悟。

  又是寒门学子,倾全家之力,供养一人那种。

  “姓名,籍贯。”夫子提笔记录。

  姜笙踮着脚

  请收藏:https://m.bqxx.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