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17章 卖出干豆角_捡了五个哥哥后,京城无人敢惹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今天的二进小院偏安静了些。

  许默国子监的同窗来寻,晚饭不在家中食用。

  郑如谦带着高家兄弟去了河南郡,年前能赶回来就了不得了。

  算来算去,六兄妹竟然只留了三个小的在家,大孩子们全都各自忙碌着。

  幸好有汪小松在,他巧舌如簧地描述着这半年的所见所为,倒也逗得大家喜笑颜开,整个小院里满是和睦温馨。

  便在这时,敲门声响起。

  非常规矩知礼的三下,不多也不少。

  长宴眼底刚掀起警觉,姜笙就惊喜地扔掉筷子,“是不是大哥回来了,也可能是二哥,还有一点点可能是三哥。”

  她食指与拇指靠近,比黄豆那么大小的距离。

  看得出来,妹妹还是想念三哥,只是大家都明白,方恒不可能那么快回来。

  “我去开门。”张姑姑打破这有点伤感的氛围,快速起身,来到院门口。

  姜三不远不近地跟在她后头。

  虽说丰京治安好,他们也没得罪什么权贵,但防着点总归没错。

  幸好木门打开,露出个圆润的大脑袋,脸上堆着和善的笑,“请问这里是炒鸡家……不对,是姜笙家吗?”

  张香莲愣了片刻,才道,“是,您是找小姜笙有什么事吗?”

  大师傅尴尬地搓了搓手,他要怎么表达,才能显得自己不像来占便宜的。

  好在姜笙按耐不住好奇心跟了过来,瞧见他眼前一亮,“大师傅,你真的来啦?”

  “哎哎,来了。”大师傅这才放下心,指着姜笙道,“小姑娘邀我来尝尝豆角炖鸡,我就冒昧过来了……真是不好意思。”

  他解开腰间系着的糕点,麻利交到了张香莲手里,“小小心意,不成敬意。”

  看得出来,大师傅把她当成孩子们的长辈了。

  张香莲刚想张口解释,她不是孩子们的长辈,她是跟孩子们签了工契的工人,目光却在看见糕点上的标志时愣住了。

  黄褐色的油纸包裹着四四方方的糕点,上面用菱形的红纸覆盖折叠痕迹,最后再用麻绳交颈缠绕出手拎。

  这本是糕点铺子最常见的打包方式,但郑如谦为了让丰京百姓加深对九珍坊的记忆,特意央许默在红纸上写下肆意流畅的一个“九”字。

  为此,许默不得已减少学习时间,还把“九”字写到自己都快不认识。

  张香莲低头嗅了嗅糕点的味道,确认这是自己做的芙蓉栗子糕。

  相较于价格偏贵的糯米枣糕,芙蓉栗子糕因为原材料普通,价格更为实惠,深受丰京百姓欢迎,是走亲访友的最佳优选。

  没想到这个人还挺会过日子。

  张香莲自己就是个节俭的,面对同样节俭的人难免亲切,“是您客气了,豆角炖鸡刚刚出锅,来尝尝吧。”

  她拎着糕点走在前头,要去厨房拿副碗筷。

  姜笙在后头作陪,笑嘻嘻道,“大师傅,你来得可真是时候,姑姑

  请收藏:https://m.bqxx.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