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14章 祖母_捡了五个哥哥后,京城无人敢惹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教医女们学按摩,辨认穴位针灸。

  汪小松挠了挠头,没有打扰妹妹,而是拐进了东家的九珍坊,稀奇地左看右看,当看见几样糕点高达三百文一斤的时候,他本来伸进去的手,默默地缩回身后。

  “小松哥哥喜欢只管拿着吃。”姜笙看着账目,随口道,“都是姑姑做的呢。”

  汪小松又退两步,把头摇地像拨浪鼓。

  不敢吃,真不敢吃。

  犹记得十里镇的桂花糕,也就十文钱一斤,包成包裹正好走亲访友。

  斜阳县稍贵点,十五文左右吧。

  到了安水郡就没吃过糕点了,但在汪小松的记忆里,最多也就二三十文一斤。

  怎么到了丰京,价格就跳跃到三百文一斤。

  虽然糕点的造型精致,味道更是香喷诱人,但汪小松还是怯怯地退回到姜笙身后。

  “小松哥哥不吃吗?”姜笙放下账目,奇怪地抬头。

  汪小松把头摇地跟拨浪鼓一样。

  旁边的长宴看出端倪,擦干净手,主动取出一块,放在汪小松掌心,“吃吧,没事的。”

  捏成小猪造型的枣糕憨态可掬,底部坐垫又增添了重量,沉甸甸的拿在手里,足有二两。

  按照三百文一斤半来算,一斤十两,那么这块枣糕就得四十文,抵得上作坊里的姨姨们做工半个月。

  汪小松眼中更添畏惧,不仅没了食欲,反而觉得掌中枣糕犹如烫手山芋,扔也不是,不扔也不是。

  旁边的姜笙还在疑惑。

  长宴轻叹一声,慢条斯理道,“还记得十里镇的糖葫芦两文钱就能买一根,到了安水郡就变成了五文,再到丰京涨成多少钱,知道吗?”

  汪小松怔怔地摇头。

  “二十文。”长宴轻声道,“是十里镇的十倍,是安水郡的四倍。”

  繁华的城池需要经济来支持,也需要经济带动发展。

  当钱愈发地多,钱也就不值钱了。

  就像作坊的短工费用,安水郡只要五文钱一天,丰京却不能低于四十文,还要随着时间递增往上加,目前已达五六十文。

  “区区四十文的糕点,放心吃。”长宴轻笑,“要是还害怕,就跟姜笙去悠然居看看吧。”

  丰京跟安水郡的区别,全都体现在悠然居上。

  同一个名号的铺子,同样身为城池里最高级别的酒楼,安水郡的悠然居最多称得上富贵,丰京的悠然居却得用“富丽堂皇”、“雕栏玉砌”、“金碧辉煌”来形容。

  尤其是足足三层的高度,直接让汪小松仰着脖子看呆。

  “到地方了。”姜笙从车辕上下来,排着队等待栓马嚼子。

  在她前面的是个富贵人家,马车有她三个大,拉车的马儿也足足有三个,此刻正停在悠然居门口。

  有丫鬟先跳下来,抱着个脚蹬放在车辕边,又伸出手,扶出一位满头银丝的老夫人。

  姜笙看不清楚她的长相,但能感受到她的教养与平稳,一路走进悠然居,被大掌柜恭敬地请进去。

  很快大马车被拉走,姜笙把马儿赶到木桩跟前拴好,又轻快地走进悠然居。

  她年纪小步伐快,一步赶得上老夫人走三步。

  进到悠然居大堂的时候,正正好听见老夫人跟大掌柜的交谈。

  平日里倨傲到不行的大掌柜卑躬屈膝道,“老夫人怎么来悠然居了,是想要用饭,还是散散心?”

  苍老却温柔的声音问,“之前让你们给王朝内悠然居送的消息怎么样了?那孩子可找到了?”

  请收藏:https://m.bqxx.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