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81章 姜笙维护哥哥_捡了五个哥哥后,京城无人敢惹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她吐一口痰。

  但现在她不是了。

  哥哥们更不是。

  清贵的大哥,爽朗的二哥,英武的三哥,温弱的四哥,俊俏的五哥。

  他们不应该跟姜笙一样被看不起,他们是这个世间最优秀的儿郎,他们不比任何人差。

  十岁的姑娘眼眶通红,“姜笙可以被人看不起,但姜笙不能忍受哥哥们也跟着一起。”

  那些被轻蔑的苦啊,谁经历过,谁才知道滋味。

  郑如谦僵坐原地。

  外头是姜三在赶马车,两侧是百姓的叫卖与吆喝,肉包子的价格也不算很贵,糖葫芦也吃得起。

  回想行商多年,他似乎早就习惯了把自尊扔在原地,揉搓着碾碎了仍然能笑嘻嘻地凑上前,问一句,“要货吗?”

  只要能赚钱,怎么都可以。

  郑如谦曾经无比信奉这句话,但现在,看着姜笙通红的小脸,他伸出手,抚了抚妹妹的发髻。

  小孩儿长大了,都知道维护哥哥们的自尊了。

  郑如谦心头一片柔软,窜出满腔豪情,“好,我们不跟悠然居做生意了,我们跟别人做生意。”

  谁瞧得起他们,就跟谁做生意。

  钱没了还能挣,尊严没了,就真的没了。

  如果郑如谦的表情没那么心碎就更好了。

  姜笙破涕为笑,挠了挠头,“二哥,我不是这个意思,悠然居的生意还是要做。”

  书里讲过,生意分主动和被动。

  把腊肠送到悠然居,任凭大掌柜挑选品尝,本身就是被动的行为。

  想要尊严,就得化被动为主动。

  “我懂了,就跟我在安水郡想抬腊肠的价格一样。”郑如谦顿悟,“得先给悠然居甜头,等他们想再要腊味,就得求我们了。”

  但在这期间,他们得用仅有的银两,在丰京建造起新的作坊,并运转起来。

  二百五十两的货银,加上家里的三百七十两,在安水郡也许够,在丰京就有点捉襟见肘。

  郑如谦起先谈合作,也是想要一点定银,来当做启动资金。

  但现在,没有定银也不怕。

  郑如谦握紧拳头,眼底燃烧起实质性地火焰,“六百两就六百两,我一定能在丰京建起这作坊。”

  姜笙没说话,但坚定的眼神透露出她的决心。

  他们要靠自己,赢得丰京人的尊敬。

  这些事情说起来简单,做起来相当不容易。

  首先是租场地,作坊分三个区域,准备区,制作区,以及晾晒区。

  想要满足这三样,至少得是个三进的院子,光房租就让人心疼不已。

  郑如谦跑了三家牙行,总算勉强在城东城西交界处租了个三进的小院,算上押金在内一百三十两。

  再然后是买猪肉。

  丰京的物价高昂,一斤猪肉能卖到二十文,往死里讲价也才给个十七八文,更别提其他腌料,猪肠等等。

  最后是人工。

  安水郡一天五文钱,还有大批的姑姑伯娘挤着做,在丰京,一天低于二十文,根本雇佣不到人。

  等做好准备工作,姜笙的手里就只剩下了十两银子。

  幸好,腊味没让她失望。

  请收藏:https://m.bqxx.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