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四百四十七章 收复江宁_大顺小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起,臭味相投,居然成了好朋友。”

  “挺好的。只是黄彦章黄兄,怕是天天要被老婆念叨,就算入阁也不美啊。”

  “督帅,这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情。”

  “报!”有传令官高声叫道,火速跑来。

  “苏州潘将军急报,伪楚王、伪魏王、伪六安侯以下十五位,率军民六十五万,举苏州、湖州、嘉兴、常州请降。”

  这话就像滚油锅里泼了一瓢水,顿时炸开了。正在人声鼎沸时,又有传令官来急报。

  “报!杨将军率部收复衢州城。”

  杨宗勋把天理教老巢衢州城收复了,那逆贼只剩下江宁城一座孤城了。

  这个消息反倒让大家都安静了,举目看向岑国璋。

  “三天后攻城,甲乙丙三种方案一起上,各在一面城墙上实行。希望大家齐心协力,打好这收官一仗。”

  岑国璋说完后,突然想到了什么,“嗯,可以赶得及太子的登基大典!”

  半个月后,文武百官在鸿肪寺的官员引导下,走过金水桥进入到皇极殿外广场上。他们终于除下穿了一百多天的素缟,现出各色官服和乌纱帽。

  在他们前面,皇极殿门外有十数人,全是戴着晃晃颤颤的貂蝉冠和扎眼的蟒袍、斗牛服和飞鱼服。

  他们有首辅、东阳王王云,次辅兼吏部尚书胡之荣,阁老兼户部尚书许遇仙,阁老兼礼部尚书黄彦章,兵部尚书杨瑾,刑部尚书薛昆林,工部尚书赵应星,顺天府尹朱焕华等一干文武百官。

  其中有一位格外引人瞩目,他就是镇国公、总领军机事务大司马岑国璋。

  吴皇后下诏援大行皇帝遗诏,以平定东南贼乱之功,封岑国璋为镇南王。

  他坚决不受。自称一是功勋不足以配王爵。二是不敢逾越恩师。

  于是吴皇后下诏封岑国璋为镇国公。总领军机事务大司马,则是为他新设的官职。西夷进犯京畿,逼大行皇帝避暑,客死行宫,是为大顺满朝军民之奇耻大辱。故而岑国璋领衔上奏,求兴兵惩处东倭、南海诸国、天竺、因吉利等敌国,以雪此辱。

  皇后和监国太子准,并特设总领军机事务大司马一职,统领此事。

  文武大臣们静静地站立着,等待太子在奉先殿里,向先帝祷告。祷告完,太子换上黄色的衮服,上面绣着日、月、星、龙、山、火等十二种花纹,还有蔽膝、裳、大带等配饰。再戴上长度及肩的十二旅玉藻冕。

  他在鸿肪寺官员的引领下,来到皇极殿中,先向坐在九龙宝座后面的皇后行礼,然后坐上宝座。

  金吾卫鸣鞭,大汉将军卷起殿帘。鸿胪寺官员高喊行礼,文武大臣们开始行五拜三叩头的大礼。

  礼毕,鸿胪寺官员开始宣读一份份诏书。

  首先是给大行皇帝进谥庙号的诏书。正弘帝庙号英宗皇帝,谥号法天立道仁明诚敬昭文肃武宏德圣孝纯皇帝。

  接着是继位诏书,里面宣布新年号为隆治,尊吴皇后为圣母皇太后。

  大赦诏书后面则是对前些日子,以皇后和监国太子名义下的那些封官赐爵诏书,再以皇帝的名义正式确认一遍。

  岑国璋站在皇极殿里,阳光从头顶上投下,犹如披着一层金光。他看向殿内,看到了坐在宝座上的新皇帝,还有他身后帘子里,影影幢幢的皇太后吴氏。

  相比阳光普照的殿外,殿内显得阴沉,坐在里面的新皇帝和皇太后,仿佛是坐在黑暗之中。他们好像与外面欢庆的人们是两个世界的人。

  万岁!万岁!

  传旨官在午门上宣读了新皇帝继位的诏书,聚集在那里的百姓们发出巨大的欢呼声。听到这排山倒海的声音,眼尖的岑国璋看到宝座上的小皇帝笑了。他觉得这是普天下在为自己欢呼。

  岑国璋也笑了,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这些百姓们欢呼的到底是什么。

  ------题外话------

  新书大纲已经通过,正在攒稿中,这两天会上传。历史类,两宋元明的。还请大家继续支持!

  请收藏:https://m.bqxx.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