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94章 给诸部大臣们都来上十斤_朕的大明朕做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群朝廷高官,在内阁之中大声的说出自己不是清流,算是彻底的撕下了官场上清流的遮羞布。

  清流?

  没有先贤风范,手上没老茧,不敢让正廉署、饕餮署的锦衣卫缇骑去查,算尼玛的清流。

  真要是清流,学习陶渊明,挂印而去,耕地自食,来显示自己的清流。

  真要是清流,学习海瑞,自给自足,严于律己,为民请命,混个青天的名头出来。

  有皇帝在背后出主意,毕自严的这一手直接就打的京中清流言官们没了声响,连往日频繁的聚会都没有了。

  直接就从清流的根儿上对这些人动手,打的这些人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清流官员的游戏规则,很是简单,就两个字,养望。

  大明的各科给事中、御史以及翰林院的书生们,时常就会上书,劝谏君父。

  从这里开始,就进入了养望的步骤。

  上疏皇帝,皇帝不做处置,他们就会连章上疏。

  若皇帝依旧不理,他们就会在文华殿,在皇极殿上面陈皇帝之过。

  若皇帝还是不予理睬,他们就会到承天门前跪在地上,皇帝不答应就不起来。

  若皇帝就是不听,他们就会绝食、撞柱,死不死的不知道,但疏是一定要上的。

  这个过程中,这些人就会纠集起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拉帮结派,相互吹捧敢言之名。

  若是在谏言过程中,能混上一顿廷杖,哪就再好不过了。

  你看,皇帝他急了!

  皇帝他有错辩解不清,只能通过打人来解决了!

  这些人看似忠君体国,但做的事儿,却没有一件忠君体国。

  清流、科道言官、翰林书生,这是一个极为难缠的群体。

  嘉奖、隆庆、万历三人,以及现在的小皇帝为啥躲在宫里不出来见朝臣?

  就是因为怕和这些人打嘴仗。

  这个嘴仗,打不打,都是皇帝输。

  但现在不一样了,宣政司刊印的京报,对于清流言官们可谓是一个大杀器。

  养望?

  十日一刊的京报上,给你挂个虚伪的名号,一辈子的名望都完了。

  听了皇帝后续对科道言官的安排,毕自严敏锐察觉到,皇帝对他们的不务正业非常的不满,有重铸的意图。

  满朝文武,除了韩爌这种词臣,其他各部官员那个不烦这群嘴炮?

  大家就不是一条上升通道上的人,中间的矛盾根本就无法调和。

  尤其是现在毕自严占了本因是词臣位置的内阁首辅,更是言官清流的眼中钉,肉中刺。

  做了一辈子官的人,就没一个简单的。

  毕自严自然就借着此次机会对言官一系进行打压了。

  面对皇帝,毕自严可能会出现软的状态。

  但面对朝臣,毕自严可是丝毫都不软,那是相当的硬。

  来啊,下来啊,大家都是湿着身子的,别想着站在干岸上。

  听闻了毕自严趁热将对清流的定义给公布下去

  请收藏:https://m.bqxx.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