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九十一章 如此苏轼_巨星从主持人大赛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开封逛逛啊!”

  “不去,我读书呢。”

  就这样,苏洵闭门读书,茶饭不思,每天都是读读读,写写写,不仅把自己教的越来越优秀,还顺便培养出了两个爱读书的好孩子,也就是苏轼和弟弟苏辙。

  苏洵对两个孩子要求非常严格,以至于苏轼在晚年的时候,有一天晚上做梦,梦到苏洵检查自己的背诵情况,自己没有背出来,还从梦里面吓醒了。

  醒来之后,他心慌意乱,就像是嘴里被挂了鱼钩一样。

  你们想想,一个老头做梦被自己老爹吓醒,苏洵到底是有多严格?大家也可以读读这首诗感受一下:

  夜梦嬉游童子如,父师检责惊走书。

  计功当坒春秋余,今乃初及桓庄初。

  怛然悸悟心不舒,起坐有如挂钓鱼。

  就这样,在苏洵的严格要求之下,苏轼每天都是背背背,一直到把八十万字的倒背如流,而苏轼的天才特质也慢慢显现了出来,他在十岁的时候,就曾经写过一篇文章,文章中说道:

  “人能碎千金之璧,不能无失声于破釜,能搏猛虎,不能无变色于蜂虿。”

  这首诗的意思就是说:

  “人在打破价值千金的碧玉时不动声色,却可能会在打破一口锅的时候失声尖叫;人能够搏击猛虎,可是在见到马蜂、毒蝎时不免有些害怕。”

  小小年纪就有这种见地,确实令人叹赏不止。”

  朱铨寥寥几言,就将苏轼的天才形象跃然纸上,口中不停,左手中指也随之伸出,道:

  “考中进士,扬名天下。

  长大之后的苏轼更是了不得,公元一零五六年,苏洵带着二十岁刚刚出头的苏轼和十九岁的苏辙进京考试。

  在那个“七十少进士”的时代,经过层层选拔,二十一岁的苏轼,第一次参加由礼部主持的的考试的时候就获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

  你们可能会说:“切,才第二名?”

  其实正如你们所想,苏轼本来应该是第一名,而这一切都怪一个人,那就是当时的文坛领袖欧阳修。

  主考官欧阳修阅卷的时候看到了苏轼的文章。

  当时欧阳修的心理活动是这样的:“咦,呀呀呀!这篇文章怎么写得如此之好,如此之妙,这妥妥的第一没得说呀!”

  可是,就在欧阳修准备给这份试卷画第一的时候,突然他脑子里面又出现了一个念头,他犹豫了:

  “能写出这么好的文章,怕只有我的学生曾巩了呀!我要是给他给了第一,那岂不是他们都说我包庇啦!给个第二也不错嘛”

  就这样,苏轼阴差阳错被欧阳修给了个第二名的“好成绩。”

  结果一出来,欧阳修傻眼了:“眉山苏轼?这怎么可能!”

  其实他不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在这之后,欧阳修搜集了一些苏轼的文章,看着看着,只感觉到汗流浃背:“天才,天才,三十年之后,肯定就没人再知道我了,如此英才,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

  “出人头地”这成语就是这么来的

  在这之后,苏轼又靠着自己的一支笔、一张嘴,在制科考试中拿了个百年第一,官职也是一路狂升,势不可挡,从此之后在京城一战成名,成了文艺圈远近闻名的大红人。”

  紧接着,朱铨又说了“反对变法、惨遭陷害”、“被贬黄州,花式过活”、“短暂春天,一贬再贬”、“一代巨星,终将陨落”的部分。

  最后,朱铨总结道:“就是这样的苏轼,让我们感受到了世间上所有的美好!”

  请收藏:https://m.bqxx.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