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十七章 一匹孤骑万里原_六合大拳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七章一匹孤骑万里原

  袁奉尧颇有心计,他就在家门口陪着捻军分旗演了几处好戏,当然也是血满战袍,虽然未立功绩,却未损一兵一卒,而且把队伍历练出来了。袁奉尧并非盲目冲锋,而在冲杀之中,逐渐总结出了一类阵法,五骑一组,三组配合,取朴刀,长枪不等,每骑首领只冲不杀,后四骑两两配合,首领又相互填补,以椽头之形开合填补,在冲锋中始终保持首位相顾,丝毫没有一骑浪费,如此每每冲锋,都能以少用多,将敌人逐个击破。但问题就是一冲一停,只适用于小队人马,所以袁奉尧迫切想投入真正的战斗之中。

  袁奉尧胃口很大,战线布了多长,他就奔走了多远。也多次解救了清兵一些受伏的小队。直至墙上百姓乃至官兵认识了他,他却收手不做了。美美休息了几日,就胸有成竹地带着兄弟去应曾大帅的招募。

  袁奉尧自以为用兵有策,气势雄厚,心想此乱世正却热血男儿,于是昂然挺立,先声夺人,道,白日里,我可万军丛中取敌上将首级,夜里我能潜行如飞,杀敌上将于无知。若给我一营兵马,不出七日,可取赖文光首级献上。

  那边还是按题目做了考核,袁奉尧果然表现异常突出。这阵袁奉尧也是下了苦工了,他将心意拳练出了轻灵,虽然也是个鸡步,也是个窄身,却能贴着墙壁踩着边沿行走,几如挂画。虽然身材高大,但蹬墙入城,如履平地。比击刺杀伐时,更是没有对手。

  但等到的口信却是,拒不接纳,望好自为之。

  其余兵丁若有诚意,却可收留。这让袁奉尧好生懊恼,却怎么也想不明白。

  那个寒冷的日子,四下薄雾,不辨西东,袁奉尧浑浑噩噩信马由缰,行至深夜才回到家中,一夜未睡。冥思苦想不得解脱,之后一病不起,打算不再关心墙外之事。

  但因为表现突出却被拒纳招募,袁奉尧一直耿耿于怀,于是待病愈之后单枪匹马去了淮阳,原以为厚着脸皮去投袁氏军队,去了才知道自己消息不灵。原先只知道袁甲三克敌有功,却积劳成疾,与二年四月朝廷准批回淮阳养病,也是置军屯田安定一方。陪同的却是当时的四品军功袁保龄,一切军务都是袁保龄代行父职,就上次凤吟来见到的,实际也是袁保龄代为接待的。袁甲三此时已然病故。袁保龄为人谨慎,以军政,筹饷,赈灾,建设等为长,被李鸿章赞为“诸习戎械,博通经济,才具勤敏”,多次以“北洋佐理需才”为由奏请调到天津委办北洋海防营务,虽未允准,但一直在准备之中。

  袁甲三病故之后,清廷赐重恤,并恩赏袁保龄内阁中书职,于这一年到阁补缺,后奉命校注钦定《剿平粤匪方略》、《剿平捻匪方略》。此时正在筹措

  请收藏:https://m.bqxx.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