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81章 还是高端招式好用(上)_大明话事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阁老齐齐诧异的扫了眼王家屏,你王四这话,与之前内阁商定的口径并不一样啊。

  但大明时期的养心殿并不是皇帝起居寝宫,只是一座功能性建筑。

  如果硬劝皇帝息事宁人,那最后反而是自己恶了皇帝,何苦来哉?

  从毓德宫离开时,首辅申时行对四辅王家屏说:

  雒于仁回应说:“天下人说天下事,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司礼监诸秉笔已经在了,阁老便上前对皇帝行礼。

  道理也很简单,这么重要的奏疏,怎么可能犯摹仿剽窃这样的低级错误?

  我大明和你大清礼制不一样,臣子过乾清门进内宫的情况极为罕见,一般都是皇帝驾崩前后去处理丧事,比如徐阶强行把临终的嘉靖皇帝从西苑抬到了乾清宫。

  林泰来拍了拍胸前的新官服补子,“翰林院只是个五品衙门,而在下可是个正五品,又有翰林官职,为什么没资格代表翰林院?”

  奏疏中关于酒色财气方面的说教,很多地方与《金瓶梅》四篇词文义相似!”

  但这帮清流势力也真是吃饱撑着,非要拉他林泰来下水。

  听到这个问题,不少明白内情的人不约而同的看向窗户边的翰林院代表。

  《金瓶梅》气词有句是‘劝君凡事放宽情’;而你奏疏有句是‘虞舜温恭,和以致祥’!”

  司礼监掌印太监张诚看不过眼,开口道:“外臣这次太过了!”

  内阁干的就是这活,安抚和灭火。申时行上前奏答:“雒于仁卖直沽名,陛下不必上他的当。”

  雒于仁不假思索的答道:“据说先前宣府出事时,有某大臣通过镇守太监,密送银两进宫。”

  这个回答很出乎意料,让东朝房里众官员吃了一惊。

  恳请陛下平心静气,将奏疏留中不发。臣等另寻机会,再将雒于仁从朝堂劝退就是。”

  阁老们闻言就明白,皇帝这是真动怒了,连自称都从朕气得变成了我。

  申时行按照既定计划,奏对说:“奏疏内容多有诋毁之处,恐会让世人信以为真,故而不宜扩散。

  这时候,四辅王家屏忽然顺着万历皇帝的语气说:“可令六部、都察院、翰林的堂上官、掌科、掌道廷鞫雒于仁,问其是何居心,并给予处置。”

  雒于仁脸色似乎有种不正常的亢奋,慷慨激昂的答道:

  至于喝酒、求财、杖责太监等等问题,如果换成一个大户人家老爷,这算问题吗?

  陈学士惊讶的看着林泰来,这事别人都想躲,怎么你林泰来怎么还上赶着想去?

  沉吟了片刻后,陈学士答道:“我确实不想去,但你有资格代表翰林院去么?”

  殿内众人越发愕然,难道不是胡扯,内里真的有什么逻辑?

  在太监的引领下,阁老们从养心殿门前路过,然后去了毓德宫。

  林泰来针锋相对的答道:“这样一篇摹仿剽窃的奏疏,

  请收藏:https://m.bqxx.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