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55章 别小看写奏疏_大明话事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55章别小看写奏疏

  因为长期对北虏防御性作战,尤其营兵制度后,大明边军的指挥体系其实是非常碎片化的。

  一个个作战单位依托边墩边堡,分散在数千里防线上,要多碎片有多碎片。

  更具体的说,一位总兵官和一位参将、游击、守备相比较,直接指挥的本部营兵可能都是几百人。

  一镇之总兵官与其说统率着本镇数万大军,不如说是协调上百个碎片,而每个碎片都有自己的主官。

  这就是为什么宣府城里一两個碎片兵变了,其他碎片都在看热闹,暂时不至于全城大乱的原因。

  如果没有上层权力为纽带,各碎片之间本来就没有什么联动性,我大明自有国情在此。

  所以王参政承诺马上开始发银子后,全城情绪立刻稳定了下来。

  巡抚许守谦和清流势力核心骨干赵南星有关系,直接弹劾许守谦三大罪肯定会遭到反击。

  在积极巡视安抚各兵营的同时,王参政找了个空子,与乱兵首领兼钦差林某人商议奏疏的口径。

  在大明传统观念里,宣府大同往往是一体的,总督设置都是宣大总督。

  王象乾问道:“三娘子本来就没遭到什么挟持,你这样说,你和她的口径能对的上吗?”

  林泰来恨铁不成钢的道:“我现在怀疑,如果没有我,你十年内能不能当上巡抚,怎么连抢功都不会?

  如今宣府镇城能正常履行职责的文官里,品级最高的人就是右参政王象乾,理所当然的发奏疏人选。

  王象乾提醒说:“如果奏疏里这么写,小姑丈你就像是一个胡作非为的反面角色。”

  已经四十四岁的王象乾真想扭头就走,怎么这个只有自己一半岁数的年轻人,总是想以长辈口吻说话?

  自己只是排第四的大学士,为什么要自己先发表意见?

  首辅竟然鼓励自己多说几句,这态度就更诡异了,应该是有坑?

  从这个角度往回反推,王四终于觉察到什么,问道:“奏疏中没有说明林泰来的动机?林泰来发动兵变的动机是什么?”

  林泰来说:“不要管朝廷怎么想的,先以我为主!”

  一语惊醒梦中人,所有阁老都意识到了这个差点被忽视的最关键点。

  奏疏里不写前因后果,只“如实”写林泰来攻打行辕,确实可以避免落人口实被弹劾,化解潜在的非议,但最重要的是能钓鱼啊!

  林泰来叹口气说:“我的好侄儿,看来你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兵变奏疏有四样写法,你却选了一种最差的。”

  在等待的时间里,王象乾有所顿悟,试探着问道:

  而对家最好的攻击角度,就是自己和林泰来的私人关系。

  见其他阁老陷入沉默,申首辅趁机痛心疾首的说:“你们当初原本全都反对林泰来巡边,但却一个个的突然改变态度!这就是立场不坚定的后果

  请收藏:https://m.bqxx.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