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百四十一章 千里之外_大明话事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按照惯例,在春闱大比结束后,每位新科进士可以写泥金帖给家里报喜,朝廷负责递送到家。

  与此同时,朝廷还会把大比结果以公文形式,向天下各地公布。

  在交通干线周边,一般都是公文信息先传到;而在偏远地方,则有可能是进士本人的泥金报喜帖先到。

  到了四月份的时候,交通干线沿途府县基本上都已经收到了这科京城大比的消息。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作为当今世人最重要的阶层跃升途径,大比结果牵动着很多人的心。

  大部分地区的进士还是稀缺资源,一个县出了个能在朝廷说上话的进士,也许这个县以后就会受益。

  春闱结果沿着运河晃晃悠悠南下,抵达了淮安府,淮水东南第一州,山围雉堞月当楼。

  大明当今头号水利专家、四任河道总督潘季驯看到状元名字后,很是错愕。

  去年那个路过淮安、甚为夸夸其谈的苏州年轻人,居然能勇夺状元,甚至号称连中九元,难道首辅老申的权力的又有长进了?

  潘总督回忆起那个林姓年轻人,当时此人十分热情的拉着自己讨论水利问题。

  但是潘总督当时就可以判断,此人对水利实操一窍不通,但却很敢给自己提建议,也不知道是谁给他的勇气!

  比如此人说,水性有顺逆,河情有分合,地势有险夷,只有久任才能熟悉情况。

  所以此人认为,自己这个河道总督当前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应当找人当嘴替,向朝廷上疏说河道总督不能轻易换人。

  当时潘总督只觉得,这位年轻人不懂技术,却擅长人事

  看来当初判断没错,此子确实挺擅长人事工作。

  春闱结果继续南下,又从淮安府送到了扬州城,绿杨城郭是扬州的扬州。

  在巡盐察院,正发生着激烈的争吵,新上任的巡盐崔御史两面为难,一筹莫展。

  自从万历十五年的盐业大动荡以来,两淮盐业体制进行了一些改革。

  比如将盐商进行登记造册,并且固定下来,今后一般不新增。

  以后只许在册盐商持有引窝,并且参与新窝认购,引窝交易也只许在在册盐商之间进行。

  换句话说,就是有资格直接从官府领取盐引的窝商,名额从此固定了。

  以后外人只能给现有窝商当附属,做一些各环节分包的事情,或者从窝商手里花钱租窝本。

  这对大部分现有盐商来说是好事,限制了外人进入盐业,从此手里引窝更值钱,成为了既得利益者。

  但最大的问题是,这次官府注册了一百八十个窝商,大部分情况都是一家一个名额,但林氏盐业却有十多个名额!

  这踏马的如果要成立半官方的盐业行会,林氏盐业一家就占了近十分之一的“投票权”,谁能忍?

  以郑之彦为代表的传统盐商,对林氏盐

  请收藏:https://m.bqxx.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