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三十五章 我想去辽东_大明话事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此人在宣府胡作非为,对京师后患无穷!”

  林修撰差点就说出一句友尽绝交的话——李都督你说这些之前,不先找个镜子,照照你爹?

  “实话说了吧,我想去辽东看看,在建州那里画个圈。”林泰来说。

  李如松没法,只得亮出了最后的底牌:“许守谦和吏部的赵南星是同乡。”

  林修撰:“!”

  李如松继续说:“按照官场升迁规则,宣府巡抚下一步就可以当兵部侍郎,许守谦以后做尚书也不是没可能!”

  “你早说啊!那我再考虑考虑。”林泰来答道。

  李如松说:“如果你真想去辽东看看,随时欢迎你去!不差这一次机会!”

  送走了李如松,忽然又见王司徒打发了人过来传话,说是长子王象乾抵京,所以今晚设下家宴,请林泰来过去一起聚聚。

  其实在老王家这两代进士里,历史上功名成就最高的人就是王象乾,一直到崇祯初年还活着,八十几岁高龄还当着了会儿蓟辽总督兵部尚书。

  王象乾的身体就是这么好,从现在起,还能继续为大明工作四十年,值得培养使用。

  不过王象乾近几年一直在外地做官,林泰来到了京师也见不到人,现在总算是能碰上了。

  来到王家,在仆役引领下,林姑爷直入后堂,就看到已经有三人在堂上叙话了。

  除了王司徒和资深御史王象蒙,另有一个从未见过的中年人,肯定就是王司徒的长子王象乾了。

  再细看,这王象乾脸型清瘦,就是慈眉善目的,似乎不像是历史上的边镇大帅气质。

  林泰来站在门口,笑眯眯的看着王象乾,等着对方上前来见礼。

  王象乾无奈的苦笑,只能起身行礼道:“见过姑父。”

  自己在象字辈排行第二,四十五岁的人了,差五年就是半百,却得喊一个二十二岁的陌生人为长辈,真是没地说理。

  林泰来一本正经的虚扶道:“贤侄免礼!自家人不须客气!”

  都落座后,林泰来问道:“贤侄进京要选官么,若需姑父帮忙,尽管说话!”

  王司徒笑着插话道:“他官职已经任命了,但仍然可能需要你协助。

  这次官职对他而言是非常关键的一步,怎么小心都不为过。”

  长辈之间对话,小辈就不说话了。

  林泰来便又对王司徒问:“愿闻其详,需要我出什么力?”

  王司徒介绍说:“子廓这次被任命为山西右参政分守口北道。”

  子廓就是王象乾的字,如果是不熟悉明代官制的,听到他这个官职只会一头雾水。

  其实这个官职和山西没有一文钱的关系,只是借了个山西的名字。

  在大明这叫借职,类似的还有辽东官员借用山东名字,南直隶官员借用浙江名字。

  而口北道其实就是宣府,分守口北道右参政,意思就是负责宣府地区民政事务的从三品道台。

  道台

  请收藏:https://m.bqxx.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