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二十五章 百年大计_大明话事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林大官人并没有忽悠申二爷,他离开申府后,真的去了长洲县县衙,拜访知县袁宏道。

  先前在扬州时,林大官人和袁宏道进行过书信沟通,但一些事情还是需要当面细谈。

  “你们老家那边不是派了人来考察么,人在哪里?”林大官人问道。

  第一批就上万石,以后还可能长期交易的大买卖,袁家当然不能只听袁宏道一句话就同意。

  即便袁宏道在这里当知县,也不代表没有风险。毕竟知县又不是永久性的,最多几年就会离任。

  所以袁家也要进行风险评估,先前曾经派了人来苏州进行考察。

  听到林大官人问起这个,袁知县答道:“已经考察完,走了!”

  林大官人猜疑说:“连我这个合作方的面都没见到,这考察未免太草率了?不会是想拒绝合作吧?”

  此时林大官人心里已经开始盘算,如果袁家不愿意合作,再从哪里找个有湖广背景的合作方。

  袁知县连忙又答道:“你不要误会,他们的考察非常专业,非常详细!

  虽然他们只在苏州城停留了几天,但打听到很多关于你的事迹。

  比如那些欺行霸市、包揽钱粮、垄断工程、强占田宅、打打杀杀的事情,他们都感到罄竹难书啊。

  其后他们又在花榜上的名姬中,随机挑选了两家吃喝玩乐,然后故意不付账,报上了伱的名字,又拿我作保,结果竟然可以免单。”

  林大官人疑惑不已,这是商业考察,还是司法调查?还顺便白嫖一下?就这还敢说专业?

  袁知县继续说:“最后他们对考察结果非常满意,认为你是一个在苏州拥有霸主实力的合作者,值得一起做大买卖。”

  林大官人:“.”

  不愧是能一口气捐出两千石的大粮商,做事果然专业。

  既然合作确定,林大官人就强调说:“明年开春后青黄不接时,我要使用济农仓放粮。

  所以等今年秋收后,你们要第一时间迅速往苏州运粮,不要耽误我明年的计划。”

  见林大官人对济农仓如此上心,袁宏道想了想后,便提醒说:“宣德朝济农仓初设时,采用官民合办的法子,后来却逐渐行不通。

  其中缘故是多方面的,但有一条就是,那些参与管办济农仓的大户不停往里面贴补,时间长了就总是难以为继。

  如果你接手了济农仓,面子上的虚荣确实有,但你又能不停的贴补多少年?”

  林泰来胸有成竹的说:“石公放心,我自然不会重蹈覆辙!

  那些产生不了收益的贴补,当然无法持久,最多支撑几十年就要崩盘。

  但在我这里,即使往济农仓里贴补,也是能从另外方面获取收益的。”

  好歹也是经历过“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人,这点道理还能不懂么?

  袁知县十分好奇,林泰来会怎么解决这个问题?他还想多问几句,但林

  请收藏:https://m.bqxx.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