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一十九章 林氏盐业(上)_大明话事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中秋节后第三天,被关押在水次仓里的朝奉们都被放了,包括那五个西商。

  在林大官人的引导下,这些西商都深刻认识到了汪员外舍己相救的“恩情”,然后才能脱身。

  看着变得空空荡荡的廊房,苏州卫副千户赵大武居然有些不习惯。

  便对林泰来问道:“外面官军都撤了,被抓的人也都放完了,长官是不是也要出去走走了?”

  林大官人虽然百无聊赖,但完全没有出去的想法,毕竟行走江湖安全第一。

  只答道:“在朝廷诏令下达之前,外面并不安全,还是躲在水次仓里更安心。”

  朝廷诏令相当于最终判决,在最终判决出来之前,就存在出现变数的可能。

  最起码现在林大官人并不是绝对的“无罪”,不排除别人采取特殊手段的可能。

  林大官人可以突袭巡抚拿到主动权,别人同样也可以效仿。

  于是对忽然过分稳健的林大官人,赵大武有了更立体的认识。

  但是林大官人在水次仓不出去,并不代表他对外面情况一无所知,也不代表别人不来找他。

  比如扬州卫的万指挥,这几日往水次仓跑得就很勤快,还经常过夜不回去。

  林大官人有点烦不胜烦的说:“你也不知道避嫌么?”

  万指挥叫道:“我主要是为了避险,就顾不上避嫌了!”

  林大官人又问道:“你有什么险?谁能把你怎样?”

  万指挥答道:“杨巡抚已经离开扬州,回了淮安,但马巡按还在扬州城,就是不肯走!

  伱说我在扬州城心里能安稳么?万一被马巡按找个由头治罪,都是麻烦事!

  那还不如滞留在水次仓,至少马巡按不敢来这里。”

  林大官人皱眉道:“难道这马巡按还是不死心?”

  万指挥分析说:“在我看来,马巡按并不认为自己犯了大错,而且朝廷一般不会为了武官而重责巡按御史。

  所以马巡按肯定存了侥幸心理,现在等于正在隐忍并且伺机而动。”

  主要是林泰来距离朝廷太远,无法直接微操运营。所以他也不确定,朝廷最终会怎么“宣判”,所以现在只能等结果。

  除了万指挥,先前无法过江的苏州卫官军也都到达了水次仓。

  当初林大官人从苏州带出来九百人,只有二百人偷渡过江,还剩了七百人继续在南岸当幌子。

  如今巡抚败北,撤退回淮安,瓜洲渡口自然也不会再阻拦苏州卫官过江。

  九百人里除了一百“家丁”之外,三百人是预定驻守水次仓的仓军,五百人是运漕粮过来的漕军。

  这五百漕军将本批次几万石漕粮送入水次仓后,今年苏州卫的漕运任务就算完成了。

  然后这些漕军就暂留在扬州,等着林氏盐业的白货上了船,然后再运回苏州城。

  估计这次正盐和“余盐”加起来,差不多能贩运五十万斤回苏州,五百漕军人

  请收藏:https://m.bqxx.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