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67章 第四位是谁_大明话事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官人,今天终于被别人小小的装了一把。

  一般的尚书是普通尚书,但如果加了宫保衔就是资深尚书,朝会班位都要往前挪。

  而且一般情况下,加的都是太子少保这档次的宫保衔。加到从一品的太子太保的情况,就非常少见了。

  这说明累积了很多功绩,然后又得到皇帝欣赏,才能从太子少保加到太子太保,更别说被赐予飞鱼服。

  所以张佳胤这句话的潜台词就是,我已经位极人臣殊荣在身,功业成就超过了文坛成就。

  所以复古派七子这样的文坛身份,在我这里已经排在后面,不再是最重要的那个了。

  你林泰来也别想拿文坛声望之类的虚名,来绑架我。

  就算我不要复古派后七子的名号了,又能怎样?

  想明白后,林大官人终于认识到,这次似乎碰到扎手的硬点子了。

  张大司马这个表态,实在太人间清醒了。

  还流露出一种无欲无求的超然意味,实现了内心的平衡。

  除了人间清醒之外,张佳胤这兵部尚书还有一项天然优势。

  那就是兵部尚书就是主持武科会试的人,武科会试的成绩就捏在张佳胤手里。

  这权力对大多数读书人来说没有卵用,但对立志文武双修的林大官人而言,却有点克制了。

  因而林大官人越想越棘手,但他又必须要想办法打破张佳胤的内心平衡,破坏掉他的超然心态。

  他一边琢磨着,一边开口道:“我林泰来既酷爱文学,又喜好武学,经常因为身份定位感到苦恼。

  所以我就特别关注那些文武双全的大臣,经过我精心总结,评出了本朝四大文武双全大臣!

  第一位王阳明,一手心学一手武功,终以文臣封爵;

  第二位杨一清,从总督到首辅,堪称出将入相,也有文章经义传世;

  第三位王廷相,你们复古派前七子之一,又官至兵部尚书总督京营,同样有文才有武略。”

  众人一边听着,一边点头,林泰来提出的这个组合很有创意。

  不吹不黑,到目前提出来的三个人还是比较公正的,都是公认的文武双全,各方面造诣都很深厚。

  当然王阳明的综合成就是独一挡的,但其他人选也不算太差啊,都是顶级大臣。

  不过说了三个人选后,林泰来故意停住了。

  来看热闹的王之猷迫不及待的问道:“先前你说的是四大,那么第四位呢?”

  林泰来答道:“四大只是个约定俗成的常见统称,我也是习惯用了四大。

  至于第四位文武双全的大臣,我还在考量之中。”

  这时候,不少人就纷纷将目光投向了张佳胤。

  张佳胤和前辈名臣、嘉靖朝前期的兵部尚书王廷相比较,简直就像是一个模板出来的。

  都是青年高中进士,都是久任地方平定过变乱,都是文坛的“复古派七子”之一,最终官位都是兵部尚书。

  如果王廷相能入选这“四大”,那么同模板的张佳胤也理所当然的应该入选。

  张佳胤缓缓放下了茶杯,迟疑的看向林泰来。

  糟糕,这是心动的感觉!那第一位可是王阳明!

  林泰来又继续对王之猷说:“其实在下只说了三个人选,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在下立志成为第四位!

  所以文坛虚名还是很有用的,如果没有文坛虚名加持,拿什么去评选?”

  张佳胤:“.”

  这么大一个复古派后七子兼兵部尚书坐在这里,就被你林泰来无视了?

  还是你觉得,除了你林泰来,别人就不能抄袭你的创意自行评选了?

  请收藏:https://m.bqxx.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