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55章 三月为期_大明话事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55章三月为期

  在岸边,林大官人很不见外的对郑员外问道:“还有没有大人物需要迎接?”

  郑员外的麻木感一时缓不过来,木然的摇了摇头。

  林大官人勉励了一句说:“那么平山堂雅集就好好办,不要让我失望。”

  郑员外很想说,关你屁事!但只在心里想,并没说出口。

  随后林大官人就招呼着高长江说:“走了走了!”

  林大官人暂时的住处在东关街,从利津门入城后就是,距离非常近。

  在路上,高长江低声问道:“坐馆给那些漕军承诺,每人每年获利十两,八百人就是每年八千两,让利是不是有点多了?”

  林大官人叹道:“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

  高长江很无语,“坐馆你就不想想,这句话是什么人说出来的?”

  “在历史课本上看到的,有什么问题?”林大官人很不在意的回答。

  历史课本是什么东西?高长江心里疑惑了一下,难道就是史书的意思?

  然后冷不丁又听到了林坐馆补充说:“要那么多钱有什么用?不如多做点慈善,比如发起这个补贴漕军计划。”

  高长江可以确定,坐馆不是在装傻就是在装逼。

  幸亏坐馆生在了风气既混乱又开放的万历朝,若是在洪武年间,就坐馆这言行,大概活不过一个月。

  作为穿越者,林泰来很清醒,在封建皇朝尤其是皇朝末期,虽然银子很重要,但积攒太多银子当守财奴毫无意义。

  能把银子有效的花出去,凝聚势力才是立身之本。

  从郑家“租”来了七千盐引,然后充当不可替代的分发角色,再将这些盐货分给八百漕军,那么以后这八百漕军就是从自己手里讨饭吃的身份了。

  相对于这时代大多数困于土地的平民而言,常年出门在外走南闯北的漕军,已经算是视野比较开阔,比普通平民更有见识的人才。

  若能在自己手里聚集一批漕军,怎么也不亏,以后如果再开拓新事业,也有合适人手可用了。

  却说在大运河岸边,眼看着今天主角都走了,于是吃瓜人群也渐渐散去,一边走还一边交流着各种细节心得。

  但郑员外仍然一动不动,望着大运河的水面久久不能回神。

  虽然扬州城依旧繁花似锦,但此时的郑员外一点都不想回城。

  这时候其他人都不敢招惹郑员外,就连郑家的家奴也稍稍远离了几步。

  唯独有另一个大盐商汪庆汪员外,缓慢的走到了郑员外的身边,劝道:“郑老弟回去吧。”

  今天汪员外也混进了欢迎巡抚的本地代表里,但只能算是小透明,毫无存在感。

  郑之彦抬头看向汪员外,不吐不快的说:“现在我相信了,原来你真的只是一个幌子,林泰来故意利用伱虚张声势。”

  汪员外:“.”

  虽然你说的可能是一个事实,但这样

  请收藏:https://m.bqxx.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