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城乡之别_我当知青那几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听着海林大妹给他们讲了这么一个让人悲伤的故事,个个情绪激动,都觉奇怪:怎么又是这事情。还没听完,张永东便说:“这小姑娘最倒霉就是有了这么一个黑心烂肚肠的哥哥。她这个哥哥不是个东西:爹妈逼妹妹去换亲,当哥哥的不加阻挡,还同意;妹妹不从,还恨妹妹。这个当哥哥的极端自私,只为自己,心里眼里根本就没把妹妹当成人,只把妹妹当成能给他换回媳妇的一个工具。这个妹妹不恨这个哥哥,只能说明这个妹妹人品好,顾全大局,以亲情为重,没有憎恨之心,是个善良的姑娘。好在这个妹妹见过世面:毅然决然,逃离封建家庭,走下穷山,流浪街头,投奔剧团,得到安排,结局不赖。这姑娘因祸得福,结局让人心里还是舒服的。”

  尤继红听得这么说,觉得张永东这话有问题。她问张永东:“你咋说这小姑娘是逃离家庭,走下穷山,流落街头,投奔剧团,结局不赖?结局不赖还可以。投奔剧团这说法与事实不符,容易引起歧义。应该说:她是毅然决然冲破封建家庭束缚,砸破封建思想桎梏,昂扬大步,走出大山,宁愿流落街头,也不向封建势力低头的反潮流者。最终得到群众帮助,组织搭救,得到了很好的安置。你哪来她投奔剧团的证据?这样说就会让人感觉她是有备而来,怀有目的,是冲着当演员,要编制来的:你这样说不妥。这是现代版白毛女戏剧的前奏曲。通过她这个事例说明,还是现在形势好。正经开场,正版、正文里所宣讲,所演唱的,只有喜悦、高兴和幸福。事实上也没有悲伤的东西,也不应该有那些东西。这才符合形势发展,这才符合形势发展要求,这才是我们应该大力宣传的东西。”

  孙泉源听尤继红这么说,知道尤继红不是不给张永东面子,也不是她要把这事情上纲上线。这是她的习惯。她是在不知不觉,无意识当中,把事情置于纲上线上。给人感觉:她政治挂帅,正气当先,她不讲情面。让人点不敢点,评不敢评,论不敢论;点不好,评不好,论不好,不定哪句粘线出纲,有人指责不合适,就有小辫子握在别人手里,成为挨批当活靶子的危险。

  孙泉源知道尤继红为人嘴刁心善,绝没有整人的意思。她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只是严格要求自己,包括对别人,她都希望言语举动,身体力行符合形势发展要求。她的思想境界到了这个地步,她有这想法说法,自然也在情理之中。——其实当年这种人不在少数。——把事情上纲上线,确实是她的意思。但她绝没把这当成整治人的工具、道具或陷阱;自然也不会因哪个人说错一句话,就非要整死哪个人不行。

  为这,孙泉源有时觉得尤继红是很

  请收藏:https://m.bqxx.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