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这俩知青瞎议论_我当知青那几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这群知识青年当中,汪幸运算是有谋划,有心眼,会弄事儿的人。他说那一套理论,让人听着不顺耳,不舒心。但细想,逢事儿还是人家说的对。咋能这么说呢?人家有例子,人家说的有事实,人家说出来的虽然让人听着不顺耳,让人觉得不舒心,但到最后,人家那话都能兑现,都能成真,事情就能照着人家说的走。

  对于娟儿姐这事儿,他连想都没想,出口便说:“娟儿若是不跟她乡下这对象吹灯,转业势必要回到乡下。这跟没参军,没走出农村有啥区别?凡事还得为自己着想,别跟我姐一样够意思:我那准姐夫一走,她也跟着走了。想没想过别人?想没想过家里人?这也是极端自私。让人心里很不是滋味,让人心里很是过意不去。换句话说:娟儿跟他乡下的对象成了,转业回来,国家政策:哪里来,到哪里去;在外没结婚,还得回到乡下来。到家跟乡下这对象结婚生子,还得到地里干活去。她乐意干,她也乐意吃苦,人人都说她够意思,她对象也说她讲义气,到最后吃苦受累,还是她自己。到那时人们也不过是赞扬她够义气,够意思,够什么什么,最后还能说她什么?最后还能说她的就是:傻逼。傻逼才能办那走出去了,没捞到一点好处又回来的事情。你们想想是不是这个理?”

  汪幸运说的清楚:就是支持娟儿姐跟她乡下这对象吹灯,在外面寻个条件好的对象结婚成家不回来。他立场鲜明,比孙泉源那意思明确得多。这时候张永东的心里就打起了鼓:“这汪幸运有奶便是娘的做法是让人讨厌。但这事儿他是敲明炸响明说的,是明的,没来暗的,没来阴的,就这一点,也就没啥可多指责他的。他张口就说,没有琢磨,这是他心里的真实写照。他说的是实话,他说的是心里话。他不像孙泉源,凡事思考了之后才说。娟儿姐这事儿,孙泉源黏黏糊糊没把真心话说出来。孙泉源知道让娟儿姐跟乡下对象吹了,对人家对象肯定不好,对娟儿姐有利这是一定的。但他还是考虑周围人的看法,吹灯那俩字,始终没能说出口。他跟尤继红说的是:让人家娟儿姐自己去想想,咋着办合适,只有娟儿姐自己心里最清楚。人家自己的事情,人家自己做主最合适,别人只是参谋。别人参谋也只能是参谋参谋,最后拍板做主的还是得是自己,别人指靠不住。他这样说了大半天等于没说,为啥我张永东还觉得他孙泉源这人够意思呢?静下心来想想也是,孙泉源真是很够意思:刚下乡那年,在公交车上,面对那么多混混,他敢出手相帮,帮我跟那些混混打架。若是汪幸运,看到那么多混混,只怕就嘬住不敢吭声了。这是他俩不一样的地方。还有在车站广

  请收藏:https://m.bqxx.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