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汪幸运跟她这样说_我当知青那几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昨天说到那帮知青下车以后,本应顺路下山走。还没走出多远,有人说顺山往东不远,有块瓜地。地里的西瓜那么大个,应该熟了,能吃了。这是好事儿。趁着不远,何不到那地里看看,买个西瓜尝尝鲜呢。于是一呼百应,相厮来到地边。庵子里没人,倒是有床,有凳,有小桌,小桌上还放着西瓜刀。汪幸运拿起那西瓜刀,抡一抡。说:“有这西瓜刀,买了西瓜就不用手劈了。”

  若按刚下乡时的做法,直接摘个西瓜,就庵子里杀开,一看不熟,或是再换几个还不熟,扔下走人,也就走了。人不知,鬼不觉,都没麻烦,天知道苦了谁。

  若是杀开有熟的,吃了也就吃了,抹嘴拍屁股走人,人走也就走了,钱也不用掏,便宜了谁,上天看着,只有天知道。

  可是经过两年锻炼的知青,毕竟跟刚下乡时不同,知道那样做不地道。再说也知道一个西瓜不值多少钱,待到主人来了再摘,吃得心安也自在。

  可惜大等小等不见看瓜的人来。有几个知青等不及,先去地里看看,若有看上的,待人来时摘着也方便。哪知还在那儿转着看,竟有个当地小伙从玉米地钻出来,叉腰站在瓜地边,指着地里的知青骂:“日娘!你们是哪里的,敢来俺队下地里捣乱?这地里的瓜还不熟,你们也敢摘?摘了不怕吃噎死你们!日娘!都还不赶快滚出来?”

  知青是谁?没事儿还想搜寻点事儿的人,这话听着让人气都不打一处来。谁摘你西瓜了?你看见谁摘你西瓜了?站在西瓜地咋了?站你西瓜地也不过是站站看看,也没把西瓜地毁了,你咋呼个啥?大家岂能受这委屈。受这冤枉气?相互使个眼色——稳住他,客客气气,跟他说话,到那儿抓住他,朝死里打。——有人就呵呵笑着应道:“老哥!你别骂人嘛!我们只是来地里看看,哪可摘你西瓜,吃你西瓜了,值得说话那么难听么?你不在这儿,我们不应该到地里来。我们给你赔不是,我们都给你赔不是还不行吗?”

  那小伙不知是计,这边还骂骂咧咧应着,那边早有人到了跟前,一句话不说,揪住头发撂倒,拳打脚踢,一阵好打。那小子抓个空,连身上的衣服都顾不得要,连滚带爬逃跑了。

  这一定是回村叫人了。大家都知道:村里的钟声是万能的,这时候的钟声就是冲锋号。不一会儿,当当当……钟声响起来。村里的广播喇叭响起来。这是吹响的围剿冲锋号。

  这时候知青的弱点就充分暴露了,犯下一个这个年龄段最容易犯的最大的错误——报复。倘若那个小伙骂过几句,大家把他打过一顿之后,没伤筋没动骨的,打了也就打了。骂人在先,打人在后。农村的规矩,也都会说:你不招惹他,他就骂你了?自然

  请收藏:https://m.bqxx.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