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他俩是谁教育了谁_我当知青那几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报名参军的年青人都有生机。民兵营长也是年青人。他带领报名参军的年青人前去面试,自然要求这些年青人要有军人的精神。他们列队,喊着一二三,从寨门里穿过,往西跑着走了。焦淑丽家在南寨门外对过那路边,人家回家有活干,自然不敢也不愿跟着尤继红和孙泉源去看热闹。只要队下没活干,知识青年都闲得瞎胡转,这很自然。男知青不知道学手艺,什么铁匠、木匠、泥瓦匠手艺都不学;女知青不纳鞋底,也不缝缝补补学做衣服;那时候还不时兴看书,即便想看,也没书让看,那就只有跑着瞎玩儿。不过一个男青年和一个女青年厮跟着去玩,这很少见。能见着的全公社只怕也只有尤继红和孙泉源。说白了,这也不经常,这也只是偶然中的偶然,也是难得一见。

  新良大队距他们大队也就五六里,走路只需半个小时。两人说着闲话,悠悠走着。他俩知道,他俩的心是很近的,近得正常,没有非分之想,别的同学是不会说他俩什么。至于知青当中不能让外人知道的事情,他俩也不隐瞒对方,也都知道对方不会外泄瞎说。不是他俩关系有多好,光这从小和尿泥在一起,青梅竹马一起长大,又一起下乡到沟里这经历,别人也都没法跟他俩相比。因而,像渠首上发生的事情,孙泉源也都跟尤继红说过。至于张永东为啥要打汪幸运,这也都跟尤继红说过了。

  这一路走来,两人也不会再说那些事情。他俩都感兴趣的,也只有娟儿姐的弟弟把娟儿姐叫走,到底是她姨给她说婆家,还是她姨让她去参军当女兵,或是她姨找她还能干什么。推测人家自己都不知道的事情,明显有些八卦。但这确实值得探讨一下。毕竟这是一个话题,可以打发这一路的无聊和寂寞吧。

  尤继红觉得:说是给娟儿姐说婆家,有可能;若是让娟儿姐去参军当女兵,这就是说笑话。这比登天还要难的事情,能轮上娟儿姐吗?娟儿姐家连饭都吃不饱呀。这样的人能参军当女兵?笑话!泉源哥,你糊弄人吧。焦淑丽回家了。一路作伴儿走的只有咱俩。我再问你,看你这时候还能给我说个啥。尤继红心里想着就又问:“泉源,你说娟儿姐她姨来叫她,是让她去参军,人家自己还不知道,你咋说得那么肯定呢?”

  孙泉源说:“其实,你只要知道她家的情况,就很容易推测出来。别说乡下回乡青年,就是咱们知青,又有谁是军装、军鞋,军胶鞋的。这一身,穿到身上,那可是有特色,很神气,很骄傲,很自豪。人家娟儿姐穿了。你想吧,连平常吃穿都想到了,遇住参军这好机会,她姨岂能把这外甥女给忘掉了?我说这是有根据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发展……,它朝一

  请收藏:https://m.bqxx.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