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9老人立功_我当知青那几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冯珏没再多说,叫上跟他来的那帮年轻人扭头走了。孙泉源把他们送出大门口,冯珏居然没回头:这不是冯珏的风格。显然,冯珏生气了。生气,情有可原。因为老早队下就把他从山上石头窝子里叫下来,说的就是让他回来带人去沟口除树。他在家住了几天,终于等到了除树这一天,一大早又做足了准备,本想到沟口施展才华,一上午要除两棵树。哪知到了沟口,一棵树都没见着,都让沟里人把树除掉,弄回沟里去了。空跑一趟,可气可恼。又听孙泉源说:沟里的老头、老太太,一早都去大队讨要被他们队占去的那些土地,说是不给,都要死到大队,足见沟里老人们的性格。

  冯珏知道占地那事儿:沟里确实吃亏。现在说起这事儿,对街里两队无益:倘若哄上去争吵,几下里都认起真来,种地得有地契,那就麻烦了。地契都在大队。若是翻开那地契一看,那地真是属于沟里,这地必还人家沟里无疑。为这他心里别扭,不只为这意外得来的土地担心,也为那十几棵树没有到手可惜。自己队下锅里煮熟的肉,让沟里连锅端走了。这事儿可气。队下三巨头,办事儿咋能这么愚蠢迟钝呢?

  其实他们队下那三巨头办事儿并不愚蠢,并不迟钝。他们老早就影影绰绰得到消息:沟口到滩里那路要扩宽,路两边那树要除掉。他们老早就做了准备。若不是老早做了准备,何必老早把冯珏从山上叫下来呢?老早叫下来不错,很好。付诸行动却慢那么半拍。为此,前功尽弃,再说除树这事儿也无益。沟里的老头、老太太们去大队一闹,这路到底扩到哪边,还不一定呢。世上的理,就是这样:事情弄住了人,那就比不上人弄住了事情舒心。这有啥办法呢?你还能跟沟里硬碰去?即便硬碰,他们也是碰不过沟里的。孙泉源有这想法,只不过孙泉源没说。弄事情,只要抓住重点就行。这是孙泉源的风格。

  孙泉源没想那么多。他是知青,他远没有沟里上年纪人知道的多。但有一点沟里人没法跟他相比,那就是办事儿的态度积极。他觉得这事儿队下本身已经在坑里,说得再多,闹得再狠,沟里还是在坑里。既然原本就在坑里,那也就没有什么可怕了,不避讳,大张旗鼓,把砸锅弄事儿,背水一战的架势拿出来,只要街里那两个队不拗着往死里接招,这事儿也就会向着沟里有利的方向发展了。丢出去的土地肯定拿不回来,路朝外开,不占沟里的土地,还是有可能的。

  过后大家也都明白:倘若不是他昨晚做出一夜把树除完的决定。那么到天明,人家那两个队里来了人,就必然不能再说除树的事情。按照预想,树都除了,树身都抬到了户家。那树到户家,也就放心

  请收藏:https://m.bqxx.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