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4浇地奇遇_我当知青那几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说老实话,知青是一群年轻人。除了同是一样年轻外,其实按人品看,也有高雅、低俗,先进、落后,平淡、激进,善良、凶狠之分,长相、性格亦是千差万别,形形色色。在这群知青中,随大流的居多。像金安然这样觉悟高,能够带领乡亲们走阳光大道奔富路的帅才少;像尤继红这样思想激进,办事极端,一心一意争做先进模范,单打独斗往前闯的也少;当然,偷鸡摸狗,祸害百姓的也有,那就更少,甚至可以说是少得可怜了。

  孙泉源属于随大流的那一种。只是大队让他当了小队干部,他这没有管过事儿的人,猛然让他管事儿,他心情激动,想露一手,也想把事情干好,他确实使出浑身解数,要把队下的劳动日值提高到五毛。他把按劳动日值分红这事儿说了。见尤继红没能明白按工分儿分红,因为算法不同也存在不公平,之后一直没再吭声。他怕慢待了尤继红,话头岔开,便没话找话问尤继红:“听说你们队下的灌浆水浇够一遍了。是你领着浇的吧。”

  尤继红说:“是我领人浇的。那样没黑夜没白日的浇,哪能浇不完呢?早浇完了。”

  孙泉源说:“你们街里那些队就是比咱沟里条件好。街里队下的往届头儿们,也比咱沟里的头儿们眼界高。我当上保管才知道,原来咱沟里连一台水泵都没有。只有两台水车:一台在菜园,一台在西坡。那两台水车还都是合作化初期买的。到如今,也快二十年了。那皮碗早就磨得不能用了,水车链子动不动就断,真把人折腾得没脾气。这也不知道上去一帮人,是浇地,还是修水车呢。买个皮碗两毛多。买截链子三毛多。有这修水车的花销,还不如赶紧买台新水泵呢。那费用,换算下来,可真是比买台水泵大得多。我跟多麦说,无论如何都得赶快买一台水泵,不说六寸,四寸的也行。一个队下只有一台水泵还不行,何况连一台都没有呢。多麦说,那不是买不来么。这还真是点事儿,这得萦记着。眼看着水浇地,因为没有水泵,渠水上不来,这跟旱地又有啥区别?也不知道这真是大伙的事儿,就是没人着急?等啥呢?自己不下劲儿,难道就有人给你送来了?队下人咋都是这么能沉得住气呢。他们都不想吃白馍?我真不知道他们是啥打算。反正我是着急得只想揪自己头发了。”话说到这儿,忽然想起:“何不去尤继红队下把水泵借过来使用几天呢?”于是又说:“你只要说你们队下那灌浆水浇够一遍了,我这就让我们队长赶快去你们队,把那水泵借过来,抓紧时间把咱沟里西坡这地给浇了。时间还能来得急。”

  尤继红说:“水泵带电缆都在仓库里放着。你让多麦去我们队下借吧,到那儿找着保管

  请收藏:https://m.bqxx.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