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35章 准备挖矿_不负大明不负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虽然江陵城矿床多为中、小型,其中,矿床规模达到中型的仅轻稀土、岩盐、石英岩、石灰岩、膨润土和矿泉水等数得着几中,其余均为小型矿床,区内没有大型矿床。

  但资源分布相对较为集中,一旦集中开采就比较容易了。

  都知道手上有矿挣钱,张居正、冯保和潘季驯他们清楚得很。

  万历皇帝为了提高内帑收入还曾专门下旨多开矿山收取矿银。

  仅万历七年就一下子在全国增开了三十多处矿山,只是为了更好地监督管理,万历皇帝在每处矿山都派出钦差太监携关防前往督办。

  结果,那些太监一到地方就颐指气使凌虐地方官吏,对百姓更是千方百计勒索,以致于内廷供用库的收入虽然增加了几十万两银子,可各地控告钦差大臣的状本也多起来,有好几处还差一点激起民变。

  没办法,当时还是张居正出面,为地方百姓计,他劝万历皇帝减少矿山的数量,万历皇帝当时尚未亲政,只好勉强答应了。

  因为这件事,张居正与万历皇帝还有一段过节。

  张居正建议裁撤矿山的数量,那万历皇帝内帑的收入自然减少,而万历皇帝大婚之后,一直感觉兜里的钱少不够花,几次绕过张居正向户部要钱,但户部不敢给,也不愿意给,每次都捅到张居正那儿去了。

  然而,万历皇帝却是一个贪财爱钱的人,这一点张居正早就看出来了,在他当政之时,万历皇帝在军政大事上还垂询甚恭,虚心纳谏,唯独在要钱的时候表现得相当固执。

  所以,在“开矿”这件事上,因为与万历皇帝闹过不愉快,张居正可谓是记忆犹新。他当然知道挣钱,可一旦处理不好,就会引来许多矛盾。

  冯保倒是乐见其成,毕竟当初负责督办是他奉命派去的人,知道开矿钱多多,恨不得矿山遍地开花。

  只是当朱翊镠提出这一主张时,曾经的内外相都有两个相同的担忧。

  第一,全国矿产资源属于国有,任何私人哪有权利开采?挖到了矿最后不是还得被国家没收吗?

  第二,派孙暹督工……怕是不妥,无论是冯保还是张居正,对孙暹这个人都没有什么好感,在他们眼里孙暹是个不学无术只会拍马屁的人。

  然而,朱翊镠这时候主张,先不说道理,自然有他的考虑。

  首先孙暹是一个免费劳动力。虽然孙暹不学无术,但他既然能混到司礼监随堂太监并负责甲子库这个份上,自然有与众不同的地方。

  会拍马屁会用人会看人眼色,这些孙暹至少很在行。

  其次,由孙暹去,最后找到并勘探处来的矿山、油田可公可私。

  如果勘探开采出来时,皇帝依然是万历皇帝,那给国家好了;可如果皇帝是他朱翊镠,那不就成他的吗?总之无论皇帝是谁,对国家皆为有利。

  至于投资,朱翊镠这个时候可不想花自己的人力物力,最多破点儿财,给孙暹一点儿钱。

  让孙暹自己去当地招募人手。

  然后让湖广巡抚和荆州知府分别签署一张许可令。

  找到了矿与石油,皆大欢喜;找不到,朱翊镠也不亏什么。

  况且孙暹这次居然敢“自投罗网”,说明他还是有一些胆色的。

  用张居正喜欢的术语:孙暹是个“循吏”,而非“清流”——可用。

  听完朱翊镠的分析,张居正和冯保心中的疑虑才一消而散。本来他现在的话就无异于“圣旨”,更何况还是真心的佩服将他当作“神”。

  所以,这事儿也就一拍即合了。

  其实,朱翊镠还有一张王牌没有打出来,他学过自然,对于全国各地的矿产资源分布稍有涉猎。

  他知道哪儿有矿、哪儿有油。

  ……

  。

  请收藏:https://m.bqxx.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