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61章 兼并?不_开局诛十族,朱棣求我当国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经过思考的。

  毕竟在六部尚书中,黄福的能力,绝对算得上拔尖。

  或者说,这已经是大明帝国能够放出去独当一面的顶级官僚了,无论是人品、气度、手段、眼界,都是第一档的存在。

  黄福深思熟虑后提出的问题,一定是值得重视的。

  而黄福看着对姜星火所提道路极为关心的朱棣,哪怕他表面上波澜不惊,也不禁感叹,姜星火在皇帝心中的分量,竟然如此之重。

  再怎么掰着手指头算,黄福也没见过有哪个人,能让朱棣如此尊敬。

  甚至可以说.敬若神明!

  就在黄福内心感叹之时,吏部尚书蹇义忽然问道:“黄尚书所说的,可是抑制兼并?”

  旁边,见父皇第一时间没反应过来,朱高炽帮忙不露痕迹地道:“蹇公的意思是,就如同大中小地主会进行田地兼并一样,手工工场主阶层,也会进行兼并?直到几个大的手工工场主,对某些商品形成榷(专营专卖)。”

  “嗯?”

  朱棣的眉头蹙紧,望向黄福,等待着他的答案。

  人心贪欲不止,兼并自然永无止境,黄福所提到的,确实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臣所担心,正是这个。”

  黄福迎着皇帝的目光,点了点头。

  “没有了田地,不代表没有兼并。”

  而密室内的大明帝国决策层,显然也都对姜星火的回答极为在意。

  如果解决不了工业时代的兼并问题,那么对于大明来说,还不如不搞工业化。

  毕竟,兼并的危害,实在是太过骇人。

  ——————

  天下聪明人的思路,总是殊途同归的。

  作为曾经的朝廷高官,尚书们能想到的问题,卓敬这个侍郎当然也能想到。

  卓老头捻须问道:“那若是各行各业生产商品所获得的‘剩余’都被一个人,亦或是某几个人占了,岂不是更生祸端?”

  这句话可谓诛心之言。

  但在树下的几位没有谁会去反驳他,因为大家都知道卓老头说的是事实。

  在大明遥远的未来,有可能发生的工业国时代新型兼并暂且不提,就说当下。

  这些年来江南地区的田地兼并,已经出现了重新抬头的苗头。

  而如今距离大明开国不过三十五年啊!

  曾经在太祖高皇帝屠刀之下瑟瑟发抖的江南地主们,又开始重新“富者纵横阡陌”了起来。

  最让卓敬忧虑的是,兼并这件事本身,还不仅仅只局限于田地本身,更是影响到,人身依附、文化控制等等。

  一旦田地兼并不可遏制,那么接下来就是手握知识与田地两把利器的“门阀”的重新诞生。

  而在这一点上,无论哪朝哪代都存在共通性,甚至是在历史上屡次上演的。

  毕竟从古自今的,人们都是以读书识字为荣,对知识与田地的渴望,已经深深镌刻进了华夏的血脉中。

  虽然有些人不愿意承认这一点。

  

  请收藏:https://m.bqxx.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