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七章 中日大战(上)_穿越1879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袁世凯回天津后,找到李鸿章,跟他汇报朝鲜的变故,要求调回国内。李鸿章在书房见了袁世凯,一言不发。

  李经述当时也在现场,为了打破尴尬的沉默场面,问袁世凯道:“项城兄弟,你看现在中国能失去朝鲜吗?”

  袁世凯说:“卑职愚见,朝鲜一国,居亚细亚要冲。其西北诸境与吉奉毗连,为中国左臂。朝鲜存,则外捍大洋,内拥黄海,成山釜山之间,声援联络。津沪数千里海道直达,斯神京门户益固,而北洋一带无单寒梗阻之忧。朝鲜若亡,则我之左臂遂断,藩篱尽撤,后患不可复言。所以断然不可失。”

  李鸿章这才开口说话,道:“依老夫看,项城贤侄所言极是。故泰西论者皆谓朝鲜之在亚细亚,犹欧罗巴之土耳其,为形胜之所必争。自我大清兴东土,先定朝鲜,而后伐明。当康熙乾隆朝,无事不以上闻。几无异内地郡县,其与越南之疏远,缅甸之偏僻,相去万万。而二百余年,字小以德,事大以礼,朝鲜讬庇宇下,得以安全,恩深谊固,相安无事,可谓幸矣。乃至于今日,北有至强之俄罗斯与之为邻。盖俄自得桦大洲全岛,又经营黑龙江之东,屯戍图们江口。高屋建瓴,久有实逼处此之势。朝鲜危,则中国之势日亟。故论中国今日之势,不能没有朝鲜。即便为此与日本一战,也断不可失。”

  李经述心想1889年,北洋水师完全可以从海上压制日本,于是对李鸿章说:“考泰西通例,属国与半主之国与人结纳,多由其统辖之国主政。又考泰西通例,两国争战,局外之国,中立其间,不得偏助,惟属国乃不在此例。今欲救朝鲜,可以与日本一战。日本海军现在还不是我北洋水师的对手。我早就想和日本人一战,日本这种国家,如果不早日铲除,日后必定为中国崛起之后患。”

  李鸿章也认为朝鲜必不可失,上奏朝廷,让李经述和袁世凯一起带兵尽快回朝鲜平乱。

  李经述知道朝鲜农民被李朝统治者闭关锁国愚弄了好几百年,一群乌合之众,不知为何突然变得如此凶悍,能打到汉城?

  袁世凯回答说:“有可能是日本人在背后捣鬼,在朝鲜的浪人好像比以前多了很多,卑职已经让唐绍仪暗中查探了,相信等我们赶回朝鲜,就会知道答案了。”

  李经述心里有了数,于是和袁世凯一起带了八千新练的精锐淮军在仁川登陆,然后命令水师副提督琅威理指挥“定远”号、左翼总兵林泰曾指挥“镇远”号、中翼总兵邓世昌指挥“致远”号巡航警戒,封锁对马海峡。

  李经述和袁世凯率军在仁川登陆,他们一上岸,唐绍仪就带五百淮军赶来了,他一脸愧色,递给李经述一份报告,说:“少川有愧两位大人重托,先前我以为教

  请收藏:https://m.bqxx.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